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不少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新式武器。比如單翼金屬戰鬥機,比如火力強大的坦克,比如能搭載100多架戰機的航空母艦。然而這些武器都不如一款武器的出現,值得銘記,這款武器就是鐵拳反坦克火箭。

其實早在一戰坦克出現時,反坦克武器就已經隨之出現。在二戰初期,納粹德國裝備有37mm反坦克炮、反坦克步槍和88mm反坦克火炮。然而這些武器不是威力太小,就是太過笨重。因此1942年,納粹德國開始研發一種新式反坦克榴彈發射器,而這款武器就是鐵拳的前身。

在當時,雖然各國已經有了火箭彈這個概念,但鐵拳因爲結構原因,繼續使用榴彈發射器的叫法。這在現在看來也沒有任何問題。

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爆發,蘇德雙方在東歐平原部署了8000輛坦克及裝甲車。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蘇軍坦克,納粹德國士兵使用鐵拳應對,當時德軍士兵使用的鐵拳還是鐵拳30型號,也就是有效射程只有30米。所以德軍士兵想摧毀蘇軍坦克,往往要離得很近纔可以。這樣雖然打得準,但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庫爾斯克會戰期間,鐵拳小試牛刀,摧毀了蘇軍幾百輛坦克,但德軍士兵傷亡更大。因此戰後,德軍士兵給鐵拳30起了個外號:“打一發”。意思是隻能用一次,只能發射一次的武器。

在隨後的戰爭中,鐵拳雖然一直在改進,但因爲納粹德軍始終在潰退,所以鐵拳沒有用武之地。直到1945年4月16日,柏林戰役打響。百萬德軍和娃娃兵、爺爺兵化整爲零,藏身於柏林殘垣斷壁之中,因爲槍械短缺,很多娃娃兵根本沒有槍用。但他們卻可以配發到一支鐵拳,3000多輛蘇軍坦克,這些娃娃兵使用手中的鐵拳擊毀其中的70%!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很多人由此臆想,如果鐵拳能再早點裝配德軍,或許二戰結果就會改寫。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鐵拳能早幾年大量裝配部隊,也改變不了納粹德國覆滅的命運。但卻可以給盟軍造成非常大的麻煩。在二戰的最後一年,鐵拳產量達到了高峯,整個二戰期間,鐵拳共製造800萬套,有80%都在1944年至1945年完成。

考慮到當時德國工業幾乎被盟軍炸的什麼也不剩,還能製造如此多的鐵拳。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鐵拳確實非常容易製造。一根低劣的鐵管加上一些TNT火藥,再加上一個鑄造彈頭。僅此而已。這就是鐵拳的全部,也是一款神奇武器必備的要素,就是簡單設計快速製造。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軍隊暫時佔領柏林,他們從納粹德國武器庫翻出很多好東西,其中就有鐵拳250火箭筒樣品。而鐵拳250顧名思義,就是射程達到250米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而這款武器也成爲後來蘇聯RPG系列火箭筒的老祖宗,直到今天還影響着世界反坦克火箭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