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曉墨

時勢造英雄,人物也好,城市也罷。

三個世紀前的國際級大都市,倫敦首當其衝。

兩個世紀前的國際級大都市,當屬紐約。

2020年的國際級大都市,會是誰?

……

三個世紀前的亞洲級大都市,上海!

兩個世紀前的亞洲級大都市,上海!!

……

當第一次看銅陵金黃的梧桐葉飄落在餘慶路,

曉墨拾起樹葉,看金色的陽光灑落在樹葉的脈絡間,鎏金溢彩,精緻絕倫。#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彷彿看到了十里洋場的浮光掠影,看到了翩翩的旗袍與勃勃的野心,也看到了旗袍與野心背後精緻的利己主義。

秋季是法國梧桐一年裏最輝煌的時刻,

秋風一起,天空中就下起了金光閃閃的梧桐雨,尤如滿天彩蝶,依附在枝幹上。

將金秋的爛漫演繹得淋漓盡致。

路人掖了掖衣領,空氣中略帶寒意。

金秋過後,這條路的“法國梧桐便會削瘦起來,寒傖起來,不再柔軟婀娜,用手一折,就一節一節地斷了下來。”

這只是賈平凹的個人看法。

曉墨覺得,這金秋過後,代替法國梧桐演繹柔軟婀娜的會是裹着毛皮的上海女人。

上海是個傳奇,上海女人是個傳奇,上海的男人負責讓這個傳奇永遠不滅。

01

浪奔浪流

誘惑與曖昧是一切的原動力

浪奔——

浪流——

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八十年代活色生香、金迷紙醉的香港,最紅的電視劇竟然是這部《上海灘》

細想起來是件頗滑稽的事情。

在百來年間崛起的香港,撐不起上海灘的野心,也撐不起上海灘的劇情,甚至連歌詞的霸氣也撐不起。

幸好還有周潤髮與趙雅芝的驚世美顏,勉強借着維多利亞港和清水灣電視城拍成了這部經典電視劇。

今天看來依然有缺陷。

維多利亞港的水再深,翻不起黃埔江的浪濤滾滾。

香港的街道再洋氣,也沉澱不出上海十里洋場的霸道。

香江的美人再風騷,也演繹不出上海灘美人的精緻風情。

東方之珠四季常青的紫荊樹,任你如何加肥料、澆水或不澆水,都無法翻飛出漫天鎏金的法國梧桐雨。

國人的話題繞不開上海,

也繞不開上海女人。

精緻的利己主義成了她們統一的標籤。

但在海派的小說家的作品裏,上海女人如同曉墨親眼看到的上海本身,千人千面,並不單一。

有的如春天的法國梧桐,滿枝嫩芽,固執並稚嫩,必須用力才能固守十里洋場的嬌矜。

有的如夏天的法國梧桐,表面靜默,眉眼間與四肢間暗藏騷動,明明暗暗地騷動,層層疊疊地騷動。

當上海女人真心地愛上了一個男人,她抬起頭會看見漫天飛舞的法國梧桐。

那一刻,內心是盪漾的。

那一刻,內心是盪漾中略帶甜蜜的。

那一刻,內心是盪漾中略帶甜蜜卻又翻湧起宿命般的悲涼感。

外表依然淡定。

淡定地捧起一杯熱咖啡,淡定地喫下一塊奶油蛋糕,淡定地付款買一隻名牌包包。

淡定地踩過滿街的落葉,倚在舊洋房的牆邊,掏出一根香菸,點燃,然後看煙霧飄起。

沒經歷過春天的固執、夏天的騷動、就畫不出秋天的金黃。

思南路上的落葉是不掃的。

在梧桐掩映下古舊的洋房藏着太多往事。

湯唯和梁朝偉演繹過《色誡》危險的挑逗;

鄭秀文與梁家輝交換過《長恨歌》曖昧的眼神;

楊冥、郭采潔、郭碧婷、謝依霖們咆哮過《小時代》浮華的落寞。

上海靜不下來,內裏的戲分太過精彩。

02

野心家的樂園,勝者的天堂

未勝者永遠的戰場

歐洲的雙城記,是倫敦和巴黎。

中國也有《雙城記》,是北京和上海。

《霸王別姬》的故事裏,在北京說好了一輩子就必須是一輩子,少一分少一秒,都是不可以的。

《生死橋》的故事裏,在北京棗樹下許下的諾言,在上海法國梧桐下說不算數,就不算數了。

人。

《小時代》的故事裏,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你害我我害你,你騙我我騙你,最後還是能抱團取暖的。

在上海靜安區的南京西路,

是上海最頂級的地段,奢華的氣息與物質的光芒足以讓每一個“外地人”窒息。

本地人冷笑一聲“儂是巴子?”(你是鄉下人吧?)

笑完以後,他們淡定地推着車子去弄堂叫賣生煎包。

每個到上海來的外地人都是野心家。

他們白天穿着自己最光鮮的衣服,晚上回到自己很不堪的小窩。

遙看大廈林立的城市,在浮華與喧囂中想念着遠方的故鄉。

很多人艱難了一輩子也不願意回家鄉。

因爲上海,承載着大時代的沉浮,連接着歷史與未來。

家鄉,卻只有過去。

過去的,也就過去了。

離開高聳的辦公樓,沿着淮海路晃盪到衡山路。

這裏有各式各樣的小酒館,南來北往的人們談着自己的各種經歷、夢想和挫折。

燈紅酒綠了兩三百年的上海,從未停止過囂譁與騷動。

酒至微醺,男人躁動了,女人騷動了,空氣中開始瀰漫着危險的氣息。

這是個危險的城市。

03

拋開浮華與世俗

來感受這個城市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曉墨無意識地漫步在上海街頭時,空氣中洋溢着樹葉氣味。

乾爽的,清洌的。

遠處老教堂斑駁的紅磚訴說着遠去的故事。

腳步,放慢些,再放慢些。

你會發現上海的另一種味道。

這種味道如陳年紅酒,發酵出亮麗的果香,積澱出古木的沉香。

十里洋場的故事太多,如果來不及逐一品味。

不如欣賞下角落裏的小故事,每一個都精巧別緻。

它是午後的寂靜弄堂,在古舊的弄堂裏蹦噠的小貓咪。

它是精緻縫製的白色高領旗袍,穿着旗袍歲月靜好的中年女性。

它是百年的西餐廳,餐廳裏火爆了上百年的雪白奶油蛋糕。

它是街上拐角處的咖啡店,店裏放着李香蘭的黑膠唱片。

它還是我們文章開頭從樹枝飄落到我腳尖的一片金黃色的梧桐葉。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簡介

曉墨:冰雪聰明,貌美如花,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閒來撰個文,抽空離個家。四處走走停停,裝作偶遇他。把酒講故事,管它真與假。

揹包行天下,遠方最瀟灑!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羣新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