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從11月1日凌晨至11月11日20時,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成交額突破4674億元。3723億元、4674億元……

衆多以10天爲起步,累加11月11日當天的成交額,分時段還原着“雙11”的增長,或者是“膨脹”。

到最後4個小時,再次爆發。11月11日24時,隨着最終數字的定格,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成交額出爐。

增加了售賣週期的天貓雙11最終成交4982億元(人民幣,下同)再次刷新雙11數據。

截至11日下午14時26分 ,京東“雙11”累計下單金額突破2431億元,這個數字已經迫近京東“6·18”時18天內累計2692億元的下單金額。

阿里與京東的“雙11”毫無懸念的再次成功,但今年的雙11又和往年有所不同。

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角色參與“雙11”,既讓消費者需求得到滿足,全國商家也打響了“雙11”的回血之戰。

直播間與大舞臺、衛視大屏與手機小屏,11月11日當天全面聯動。

線下商家在此時也撲捉着增長契機。

今年,阿里聯動210萬個線下商家參與“雙11”,從預售到爆發橫跨三個週末的新週期,能讓許多原本基於線下經營的業態,參與到這場商業共振中。天貓超市、盒馬、餓了麼、銀泰、大潤發……

阿里新零售的長期耕耘,形成了覆蓋海量消費者的新生活圈。

華冠、沃爾瑪、家樂福、便利蜂等多家實體零售企業相繼加入其中,優惠、促銷、打折等直接的引流方式,在刺激消費上頗具成效。

此外,“雙11”期間,全國320玩家門店在京東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價。

就此,《北京商報》記者王維禕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爲:

今年的“雙11”除了價格戰以外,平臺如何盤活線下賣場和門店資源成爲關鍵點。

‘雙11’期間,線上線下合則兩利,分則各顯短板。

而今年的線上線下融合,是有催化劑的,即疫情影響,這使得原本還要三五年才能真正孵化的線上線下協同,在今年達成了真正的破土。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電商體系下的網購、外賣以及立足本地的O2O服務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正常的生產生活消費的供應。

電商的快遞、外賣、即時配送等服務也給更多線下商家提供了參考,加大實體與線上平臺進行融合力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