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文寬繪

9年前,時任原瀋陽軍區政治部紀檢幹事的李勤儉到某旅炮兵團榴炮三連掛鉤調研。調研結束,李勤儉撰寫了一篇調研手記,向大家介紹了指導員宋佳斌面對諸多挫折與打擊,帶領一個連續10年不曾評先的連隊走出低谷的故事。這篇手記在本報刊登後,引起強烈反響,特別是廣大機關幹部從中體悟到了什麼叫情繫基層。

9年後,已任中部戰區陸軍紀委監委紀檢監察處處長的李勤儉不久前到某旅蹲點調研。調研結束,李勤儉仍像過去那樣撰寫了一組蹲點手記,這組手記思考見人見事,情感真摯深沉,在基層官兵和機關幹部中引起熱議。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選登他的蹲點調研手記,希望戰友們能從中受到觸動、得到啓發。

剛到蹲點單位的那天上午,去年12月被我點名批評的修理連王連長惴惴不安地找我彙報工作,我強烈感受到他正在承受撲面而來的巨大壓力。

與其說是彙報工作,不如說是深刻檢討。檢討去年曾經發生的“過錯”,反思問題背後的教訓,最後小心翼翼地請我再去他們連隊看一看,驗收一下“整改成果”。

看着這位年輕戰友誠惶誠恐的樣子,回想他那個被我過於放大的“過錯”,我的心裏頓時掠過陣陣不安。顯然,我的直言不諱和不留情面,給王連長帶來了如此長時間的巨大思想負擔和工作壓力。

我從戰士一步步走來,深知當兵不易,更知基層主官之難。作爲一連之長,因爲我這個來自上級機關的紀檢監察干部的點名批評,他要面對的不只是連隊官兵的質疑、直接領導的否定、黨委機關的批評,還有整改問題過程中的忐忑不安和對個人前途的擔憂。

我目睹王連長的忐忑不安,意識到自己的輕率,儘管心裏很自責很沉重,但還是假裝大大咧咧地安慰這個年輕的兄弟:“多大的事啊?你不說,我都忘記了。別當回事,該咋幹還咋幹。有空會去你們連隊看看,相信你會幹得很好……”

仔細想想,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哪有我講得那麼嚴重?當時只圖一時心直口快,想借此推動其他工作儘快落地落實,真沒有考慮到此舉會帶給王連長和他的連隊如山一樣的壓力。

一想到這些,我的心裏愈加不安,昨晚夢裏還一度閃現過王連長那“壓力山大”的表情。

第二天一大早,王連長所在營的翟副教導員遞給我一份思想彙報,不是關於他本人,而是關於王連長的成長經歷、家庭困難、工作表現和麪對軍旅重大挫折的正確態度、整改決心和實際行動。

按翟副教導員的說法,去年被我點名批評後,王連長壓力巨大,近期聽說我要來蹲點更是心驚膽戰,但依舊紮紮實實幹工作。

這份思想彙報,寫得很真誠,也很動情,我看了深受觸動,使原本就很自責的我更加自責。

我沒再猶豫,趕緊調整蹲點計劃,提前半天來到王連長所在連隊。

這一次,真不是去檢查工作,而是去檢討、去認錯,去鼓勁、去加油。

與8個月前相比,王連長本人的精神狀態,全連官兵的精神風貌,連隊的管理水平,以及全面建設水準,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很多方面超出了我的預期。

一邊看、一邊問,一邊稱讚、一邊鼓勵。我幫助王連長從多個角度分析連隊去年出現相關問題的主客觀原因,並就自己的考慮不周向他道歉。

我告訴王連長,知錯就改就是好同志,何況並非重大原則性問題,解決掉就好了,不要再有那麼大的壓力,而是要輕裝前進,帶領全連更好地完成任務、爭取更大的榮譽。

當晚回到宿舍,此事給我的觸動依然在心頭盤旋,我便拿出紙筆,記錄於此,作爲教訓銘記於心。

其一,機關要真心關愛基層。“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絕不是一句空話,要真把基層當回事,真把基層官兵放在心上,多考慮、多理解基層官兵的冷暖疾苦,儘可能爲一線官兵服務。

其二,工作方法是學問更是藝術。實事求是並非橫衝直撞,仗義執言不能口無遮攔,嚴肅嚴厲不是冰冷無情,怎麼讓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怎麼更加柔和地推動工作落實,是每名機關幹部應當認真思考和對待的現實課題。

其三,保護積極性比什麼都重要。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就算不眠不休,基層也很難一一高質量落實上級的工作部署。上級領導要正視這個現實問題,機關幹部要理解基層的苦衷,下基層檢查工作時多指導少指責,多加油少泄氣,把鼓勁加油作爲激勵基層官兵奮勇前行的頭等大事。請記住,用心的點贊遠比刻薄的點評更有力量。

最後,再次向王連長說聲“對不起”,向所有曾經被我簡單粗暴的工作方式傷害過的基層戰友們說聲“抱歉”。

還要衷心感謝翟副教導員的良苦用心。你的仗義執言和王連長的負重擔當,都值得我好好學習。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中部戰區陸軍紀委監委紀檢監察處處長 李勤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