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10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時隔42個月,再次降至1%以下,同比漲幅大幅回落。

專家分析稱,此次CPI的跌幅與豬肉價格下跌有極大的關係。

豬肉作爲加速CPI漲幅的“重量級選手”,在過去的2年多時間裏可謂穩佔C位。此前,豬肉價格同比上漲高達116%,直接將CPI漲幅推向最高。

如今,豬肉的價格“Duang Duang Duang”的“擲地有聲”的降幅,讓大家直呼“終於喫得起豬肉了”。

不過,仍舊有不少網友吐槽至今沒有喫到降價的豬肉,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官方顯示豬肉價格大幅下跌,百姓卻尚未喫到降價豬肉,這是爲什麼?

從官方數據來看,豬肉每公斤的價格降幅較大,但是對於“喫慣了”10元左右豬肉的百姓們來說,即便是降價後仍舊近乎30元一斤的豬肉零售價,老百姓們還是“喫不起”。

在上一次豬肉漲價之前,百姓記憶中的價格大多爲8元、12元、16元等,即便是最貴的排骨,也不過20元一斤。

“喫慣了”便宜豬肉的百姓,面對當下豬肉的價格依然會覺得“太貴”,他們認爲即便豬肉價格同比下跌,也並沒有跌到“解放前”,二十多元依舊買不到排骨,自己也還是“喫不起”的狀態。

所以,網友們吐槽的也都是事實。

如今,已經來到11月,還有1個月多的時間就要跨進2021年,我國傳統的春節也爲之不遠。

屆時,豬肉作爲春節必備基本食材,它的價格必然會再次出現漲幅。

或許,今天的降價僅僅是“曇花一現”,2021年豬肉的價格可能還會出現一次“暴漲”也說不定。

豬肉漲價的這兩年,養豬圈出現了不少富豪。

8月21日,千億豬王、牧原股份的掌門人、河南首富秦英林的名字,在福布斯實時全球富豪榜上再進一名,以408億美元,約合2800億人民幣財富,位列榜單第27位,也是僅次於馬化騰與馬雲的中國第三大富豪。

原本,養豬是一件“不受待見”的事,但是這兩年養豬的高額利潤,吸引了大批養豬者入局,各大養豬企業的淨利潤,同比漲幅也都近乎300%,成爲了繼互聯網之後的又一“暴富”行業。

要知道即便是“神股”茅臺,也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養豬雖然大賺一時,但是現在入局的話已經太晚了,小心被“割了韭菜”。

>>>爲何全民都在高度關注“二師兄”的價格?豬肉真的更好喫、更營養嗎?

比起牛羊肉,豬肉的價格曾經十分“親民”,可2年多之前,“二師兄”的價格一路暴漲,直逼肉中“貴族”牛羊肉,這也讓一直“喫慣了”豬肉的百姓開始轉頭選擇牛羊肉。

從健康的角度言說,牛羊肉的健康程度,要遠高於豬肉。

大家最喜愛喫的“五花肉”,並非健康肉,其中有大量的油脂,而這些油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並不友好。

隨着我國高血脂人士的激增,更多人也開始用雞肉、魚肉、牛羊肉等來代替豬肉。諸如“紅燒肉”、“東坡肉”、“梅菜扣肉”等這些含有大量肥肉的豬肉,雖然十分美味,但是長期在高油、高脂的飲食狀態下,極大可能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所以,許多養生專家建議在日常飲食習慣中,儘量多選擇去皮雞肉、精瘦肉,少喫脂肪含量高的加工肉類,即便是大家愛喫的培根、香腸、火腿等最好也要少喫。

除去健康性不言,豬肉的質感並非比牛羊肉等其它肉類更鮮美,只不過在豬肉價格與牛羊肉價格相差較大的時候,大家會不由自主地選擇豬肉,這也僅僅是習慣而已,而並不是因爲豬肉更好喫。

低廉的價格,纔是豬肉“輝煌多年”的真相。

比起“口腹之慾”,大家應該更關注的是自身的健康情況。延遲退休已經是事實,少喫一口豬肉或許就少一分高血脂的可能,還能省下一筆錢,何樂而不爲呢?

更何況,之前因生產技術受限而導致成本高昂的β-煙酰胺(即NMN,曾經火爆富人圈輔酶I前體補劑萊特維健NMN10000的核心成分)也被萊特維健通過綠色酶定向技術實現量產商業化,並將其服用成本成功降低至普通高淨值收入人羣可接受的範圍。

近期在活動力度的加持下,單瓶到手不足千元的成本更是讓更多人也能消費得起,丟掉可能引起高血脂等慢性病的豬肉,去選擇讓自己更健康的“抗老分子”不是更香嗎?

人要活得睿智一些,抽菸、喝酒、大口吃肉的確讓你獲得短暫的快樂,但是幾十年之後呢?被煙燻黑的胃,被酒侵蝕的肝,被油脂充斥的血管……

選擇養生、選擇健康纔是真的熱愛生命!別等到老了再後悔,那時候就來不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