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立即搶購

《我在廣東奔小康》

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

第十八集

不嫌兩千月薪少,小康路越走越寬廣

- 本期嘉賓 -

陳潛

佛山市奇樂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

佛山電臺946:不嫌兩千月薪少,小康路越走越寬廣.mp3
12:17來自FM974珠江經濟臺
03:56

來自汕頭澄海的小夥子陳潛,今年30出頭。大學畢業後,他在佛山白手起家,僅10年時間,就實現了從租房到買房買車、從打工到自己做老闆、從生活困難到小康富裕的大跨越。目前,他經營着一家園林工程公司,事業紅紅火火。

只要看到機會,不在乎月薪多少

2005年,陳潛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就讀生物科學專業,當時廣東省內只有幾家高校開設這個專業,畢業之後,可以從事工業、農業、醫藥、食品等行業中相關的工作,選擇還是挺多的。

2009年,陳潛畢業了,但他並沒有選擇跟專業相關的崗位,而是當上了一家企業的報關員,但做了不到一年時間,陳潛就“跳槽”了。

他說:“畢業那時候,實在找不到十分對口的工作,但我不想回老家或者去其他城市,我覺得佛山還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其實不會比廣州、深圳差多少。”

得益於之前所積累下來的人脈,陳潛認識了一位美籍華人老闆。這位老闆的業務主要是把中國的花卉出口到美國、歐洲等地,但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能長期幫他處理好國內這邊的業務,每次都是找“臨時工”。

經過相互的深入瞭解,這位老闆覺得陳潛或許就是那個“合適的人”。而陳潛認爲,佛山的花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而且政府也有衆多的扶持辦法,投身這個行業大有可爲。

當老闆問陳潛想要多少工資的時候,他的答案是:兩千。陳潛認爲,自己從未接觸過花卉出口,老闆能給這個機會自己,工資拿多拿少都不是問題。

凡事多做一點點,結果不止好一點點

做了一段時間後,陳潛發現,花卉出口存在着“貨櫃裝載率不高”“花卉存活率低”等問題。

當時,一個貨櫃箱從中國運輸到美國的費用大概要4萬美金,這部分佔了出口的大半成本。但每次裝貨的時候,陳潛都看到貨櫃裏有空位,他心想:如果塞滿一些,不就等於把成本降下來了嗎?

於是,他通過計算機建模,規劃好每個貨櫃箱的裝貨順序、佈局等,還專門訂製了不同尺寸的紙箱,從而提高裝載率。

而另一大難題是花卉的“存活率低”。由於運輸、進出口等環節,從中國運到國外的花卉,至少需要留在貨櫃內兩到三個星期,有時甚至超過一個月。那時候,花卉出口的平均存活率大概在7成,做得相對好些的也僅有7成5左右。陳潛通過調製特殊花卉營養劑、提高密閉空間的保溼效果等一些列措施,讓花卉的存活率逐漸提高到9成5以上。

在陳潛的努力下,公司有了快速的發展,業績比之前增長不少。到了年底的時候,老闆發給陳潛的年終獎是一部價值三十多萬的汽車。陳潛感覺自己一下子就進入了小康。

我的專業終於派上用場

由於全球貿易的環境有所變化,花卉出口的業務量持續下滑,但隨着國內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花卉的銷量卻在逐漸上升。

陳潛認爲,佛山是國內幾大花卉貿易地、貨源地之一,而陳村是亞洲最大的花卉貿易市場,產量非常大品種又多,出口既然做不了,完全可以做內銷。隨後,乾脆自己做起老闆。

2013年,市場上忽然流行起“金枝玉葉”的觀賞性盆栽,這其實就是“染色”之後的馬齒莧,但染色前後,差價可以達到5倍以上,貨源主要在雲南。陳潛想,佛山有很多花農、企業都有種植馬齒莧,如果自己能研發出藥水,染色之後的馬齒莧就能賣出高價。

經過近三個月的研發,綠色的馬齒莧終於在陳潛手中變成了“金枝玉葉”。與此同時,他的研發也剛好趕上銷售旺季,大家都特別喜歡這種新興品種,而且有價格優勢,銷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後來,佛山很多的花農、企業也不去雲南拉貨回來了,直接購買陳潛研發的藥水。

陳潛說:“當時調配這個藥水的時候,我自己倒騰很久,還請教了大學的老師、教授、同學,他們給了我很多建議,最終才成功。之前的工作跟自己的大學專業不是很相關,通過這次呢,我倒覺得把我所學發揮出來,比較有成就感的。”

奔小康,就要敢拼、敢想、敢承擔

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後,陳潛在佛山也慢慢安定下來,結婚生子、購屋換車。當被問到爲何選擇留在這裏,他說佛山不僅機會多、前景好,居住環境、交通等方面都很適合自己。

2017年,國家取消了《城市綠化條例》中關於“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必須委託有資質的單位”的規定。陳潛認爲這是很好的機會,於是立馬成立了一家園林工程公司,主要承接商業場所、樓盤小區、市政建設等的綠化工程。

去年年底,陳潛的公司接到一個項目,工程量過百萬,但由於客戶對花木品種的不瞭解,導致部分的植物種下去沒多久就枯萎了,只能重新種植,這導致了該項工程不僅沒錢賺,還出現十多萬元的虧損。陳潛認爲,自己作爲一個專業人士,竟然沒有成功說服客戶,於是主動承擔了這次虧損。

陳潛的做法雖然讓公司“白忙活還倒貼錢”,但贏得了客戶的信任,也在業界留下口碑。今年,該客戶跟陳潛的公司又有了新的合作,而且是長期的。

對於未來,陳潛還有很多想法,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敢想、敢闖的人,說不定下次見面的時候,他又轉行了。

紮實走好每一步,小康之路會越走越寬

陳潛是一個“三不”的人,不怕喫虧、不圖小利、不急於求成,十年創業之路有起有伏,正因爲他爲人厚道,注重商德,讓自己的小康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奔小康的路上,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只要朝着這個夢想去拼去闖,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那麼幸福很快就會到來,並且能收穫一路下來的美景。

由廣東文體廣播牽頭策劃,全省21個地市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30集大型融媒體系列節目——大愛有聲《我在廣東奔小康》目前在全省21個地市臺的32個廣播頻率近50檔知名節目聯合展播,“學習強國”“觸電新聞”“央廣雲聽”“粵聽”“廣東網絡廣播電視臺”、21個地市廣播電視新媒體平臺同步上線!

大型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省廣播影視協會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全省21個地市廣播電視臺和廣東廣播電視臺各廣播頻率共同承辦,深度挖掘我省普通勞動者努力拼搏奔小康的閃光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各地經濟文化發展成果,多層次、多樣化展現我省基層黨員和人民羣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氣象、新作爲!

往期回顧

我在廣東奔小康 | 跑出來的小康生活“新農人”史憲賓, 以“六零標準”成就小康夢!

【我在廣東奔小康】高穎:從頭開始的美麗事業我在廣東奔小康 | 走向小康,走進連樟村

【我在廣東奔小康】中草藥農業技術築起小康生活我在廣東奔小康 | 用高端非遺品牌裝點小康生活

我在廣東奔小康|他在深圳啓航,讓國產機械臂閃耀世界舞臺我在廣東奔小康|感受奮鬥的精神,蘇虎在廣州記錄時代心聲

我在廣東奔小康|認識陳黎明,你不會後悔大型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隆重開播

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奔小康,我用知識做翅膀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學習是小康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廣東奔小康丨身殘志堅奔小康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彭生根和他的田園夢我在廣東奔小康丨有夢想,纔有未來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大八山區致富路上的“領頭雁”我在廣東奔小康丨小小竹條,大大夢想!“蒸籠姑娘”帶領村民致富奔康

《我在廣東奔小康》融媒體系列節目主創團隊

總策劃:曾少華

執行團隊:廣東廣播電視臺文體廣播融媒體工作室

執行策劃:童瑤

總監製:童瑤 黃冬

節目監製:李偉良

節目編審:王首程

製作統籌:楊竹影

責任編輯:馬奔

文字編輯:夏文嘉

視頻/圖片:馮嘉雯

配音:木子、竹影、佟冰、張倩僮

製片:許秀屏

第十八集

《不嫌兩千月薪少,小康路越走越寬廣》

佛山電臺FM94.6頻率製作

節目監製:盧廣宙

策劃:盧廣宙、徐俊雄

撰稿:徐俊雄

配音:趙英傑

後期製作:徐俊雄

長按識別

進入小程序搶購

編輯:小蔣

你在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