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间一壶酒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曾经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两大夙愿。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这些夙愿一一得以实现。令人惊喜的是,今天,下五洋捉鳖的深度又深入了海洋很多。

据新华社权威消息报道,继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之后,今天“奋斗者”号将再次挑战全球海洋最深处,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即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海沟最深处的地方达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这里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资源匮乏,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

据了解,在已知能深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中,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能够做到。回望过去,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只能下潜300米,如今,“奋斗者”号正在探索万米深海!致敬一代代深潜人,加油!

相关资料显示,载人潜水器是指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其水平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材料、控制、海洋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

美国是较早开展载人深潜的国家之一,1964年建造的“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是他们的代表作,可以下潜到4500米的深海,而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创下了10916米的记录, 直到2012年被深海挑战者号的10929米所打破。

莫斯科时间2020年5月8日22时34分,俄罗斯“勇士”号自动无人水下设备沉向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其传感器记录下10028米的深度。“勇士”号是世界上首台下潜至世界海洋最深点的完全自主无人潜水器。

细数我国潜水器的研发制造过程,可谓是艰辛坎坷,却速度极快。7103救生艇是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自1971年开始研制,1986年成功。虽然它只能下潜300米,航速也只有四节,但也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探索海洋的深度也在随之变化,比如1986年的“海人一号”,1994年的“探索”号等,这些越潜越深的潜水器为水下定位、声纳探测、抗压材料和机械控制等诸多领域积累了经验。

2010年7月,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27日,这艘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记录保持在了7062米。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与十年立项、十年研制的“蛟龙”号不同,我国第二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从研制立项到海试交付只用了短短八年,且国产化程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今年6月8日发布消息称,由该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其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填补了我国万米级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在航次中,“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4次万米下潜,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在高精度深度探测、机械手作业、近海底工作时间、声学探测与定位、声学通信作用距离及高清视频传输等方面,创造了中国潜水器领域多项第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