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北京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京港聯)“我和我的祖國2020”迎新營活動在京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在京高校的約70位香港同學參加了活動。

觀影會現場

8日上午,同學們集體觀看了電影《奪冠》,並與全國青聯常委、原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進行了分享交流。“女排精神”激發着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勵大家思考如何在國家發展中實現自己的精彩人生。惠若琪分享了女排爲國拼搏的感人故事,鼓勵同學不畏困難,勇於實現心中理想。同學們頻頻發問,現場互動熱烈。

北京體育大學大一新生許泓健同學說,影片中有一句話讓他印象十分深刻,“下意識就是一次一次不斷重複練出來的”。30多年來,中國女排前進的道路上有輝煌也有挫折,但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中國女排一直頑強拼搏,永不言棄。她們紮紮實實,勤學苦練,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爲國爭光。“女排精神”不只是讓體育人學習,更應該讓每個國人都要傳承和發揚,這才能讓我們在新徵程上汲取新力量。

中國政法大學大三學生黃俊銘同學表示,今年是自己學業最繁重的一年,在各種事情接踵而至時,自信、堅強、有毅力不再是一個個空泛的詞彙,而是急需的良藥。“《奪冠》喚醒了我內心的堅韌,讓我明白我接下來該做什麼,怎麼做。”希望自己可以像中國女排一樣,用努力和毅力奪取每一個賽場上自己該得的分數,打贏每一場用心準備的戰役。

現場同學與惠若琪交流互動

“很開心能有機會參加京港聯舉辦的這次觀影會,也很榮幸能見到惠若琪,自己很喜歡看女排比賽”,北京師範大學大三學生周瑩瑩同學興奮地分享着剛剛的體驗,她說盡管是第二次觀看這部電影了,但依然內心澎拜。她認爲,每次觀看女排比賽時,都是她作爲中國人自豪感最強烈的時刻,“女排精神”不僅僅是在賽場上那段時間的拼盡全力,而更多的是這些運動員們背後日以繼夜的練習,爲了祖國的榮譽,再艱辛也決不放棄的精神。

清華大學梁迪軒同學在觀看電影時不禁想起清華大學的體育精神:無體育,不清華,爲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他表示,這部電影講述了女排的奮鬥精神,遇到困難不放棄,爲國爭光,同時也映射着中國人的奮鬥精神。應用在學習中,別人每天用3小時學習,我們就用4小時學習,在中國女排身上體現的就是這種精神。

活動現場

據瞭解,迎新營由北京市青聯和北京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共同主辦,全國青聯祕書處和香港中聯辦北京聯絡部支持。兩天的活動中,同學們參觀了“復興之路”展覽,拜訪了北京冬奧組委,觀看了天安門升旗禮,體驗了“丹宸永固”故宮600週年展覽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