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玉”与“人性”相结合并形成玉文化的最早制作使用玉器的国家。至清朝止,在中国历史悠久的玉文化发展史上,共产生了三个历史阶段:即神玉时代(用作神权统治代表的玉器时代,从新石器开始至夏代以前)、王玉时代(用作王权统治象征的玉器时代,自夏代开始至唐代以前)、民玉时代(用作民俗文化的玉器时代,自唐宋代开始至清代)。

王玉时代的玉器与民玉时代的玉器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用玉意义不同。在神玉时代,由于人们认识到玉器除了坚韧、色美之特性外,还神奇地发现,玉器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其表面越发光洁润泽,于是就把玉器当作祭祀天地、图腾崇拜的一种神器。

进入夏代以后,随着国家统治模式的形成,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加强统治,维护自身利益,就利用神玉时代人民对玉的崇拜,在此基础上赋予了玉器更深刻、丰富的政治意义,最终成为政治权力和国家政治的象征,于是,王权取代了神权,玉器走下了神坛,中国玉器开始进入了王玉时代,并由此出现了“政治性”意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玉器的人格化。玉器被赋予更深刻的道德文化内涵,如孔子提出的“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东汉许慎的玉有“五德”之说等等,以玉器文化规范道德约束,从而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二是玉器的王权神化。在王玉时代,为了巩固强化统治,玉器不仅成为帝王祭祀天地鬼神的礼器,更成为象征天命、权势和财富的信物,赋予了更深刻的政治内涵。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为了让自己皇位能够永远世代相传,制作的“传国玺”玉器。他命令丞相李斯将“和氏璧”玉器制作成皇权象征物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内容,意喻自秦始皇开始至以后秦家万世皇位均是奉天命承接,永远传承,并且“传国玉玺”一直成为此后历朝历代所讲究的“天命所授”、名正言顺的皇权信物。

传国玉玺

进入唐宋时期以后,随着民间玉雕行业逐渐初具规模,玉器市场应运而生,虽然帝王宗法用玉依然固我,但玉器最终摆脱了皇室贵族的独家垄断,开始大量融入民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玉器至此开始进入民玉时代,“文化性”意义特征就成为此一时期最大特色,即玉器的政治含义已经逐渐被淡化,甚至脱离了政治意义,新赋予了以“玩赏”为主的文化内涵。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玩玉、赏玉、侃玉成风,成为当时国人茶余饭后、旅途闲聊等市井生活的一道独特亮丽风景线。如玉瓶、玉板子等玉器,不仅作为乾隆工精品玉器成为清代乾隆帝等皇室贵族的玩赏之物,在民间亦有大量的玩赏类仿品玉器出现。

清乾隆白玉蟠龙瓶

其次,使用范围不同。在王玉时代,玉器由于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故成为统治阶级礼制的一种重要工具和载体,用以区分王侯贵族身份地位象征的专属专用物标记,以稳定统治,故其使用的范围仅限于皇室贵族,而民间不得拥有。如在周代,规定了玉器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用玉器表达君臣次序、上下等级关系。《周礼》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在民玉时代,由于玉器已经在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皇室贵族圈子里了,无论是帝王高官、文士富豪、普通百姓均可使用各种各类玉器,故此一时期的玉器,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如明代著名的子冈玉牌虽然为皇宫所用,但在民间也有仿品,说明了当时玉器形式已经普及民间,没有了皇室贵族专用的概念。

玉圭
明代子冈牌

第三,创作题材不同。在王玉时代,由于玉器是服务统治阶级的重要工具,因此,其创作题材也是有所选择的,形成了典型的以“王宫生活”为主要题材的玉器。如战国时,玉剑具、玉环佩等一大批王室装饰类题材的玉器就成为诸侯贵族竞相佩戴的贵重珍宝。汉代的玉舞人,其题材就取自专为皇室王族服务的汉宫舞女形象,可谓栩栩如生,造型精湛。在民玉时代,由于玉器的雕刻制作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故又形成了以“吉祥通俗”为主要题材的玉器。如宋代出现的执莲童子玉雕题材,其形象就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儿童玩耍类活动,其造型平实,寓意吉祥,是一种非常平民化、社会型、接地气的吉祥通俗类玉雕题材,体现了宋代当时典型的时代特征。

宋代执莲童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