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楊瀾訪談錄》片段

情投意合。

作者 / VIKAN薇

來源 / VIKAN薇

ID / kawa01

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受聘擔任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的名譽院長一職。

他和妻子翁帆難得地出現在了媒體的鏡頭前。

照片中98歲的楊振寧依然精神矍鑠,有不少網友感慨:這哪像一個即將百歲的老人啊。

但也有人唏噓:44歲的翁帆怎麼神情憔悴,老了這麼多。

16年前,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戀愛結婚。

相差54歲的“老少戀”,當即引起了軒然大波,自此之後,各種極盡嘲諷和惡意的言語一直抨擊着他們。

然而,就是這樣一段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婚姻,一晃卻已16年。

作爲具有里程碑性貢獻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在中國卻因爲兩件事一直備受爭議。

一個是,2015年楊振寧重新加入中國國籍;另一個是,他與翁帆橫亙兩代人的婚姻。

不明真相的人喜歡羣起而攻之,可顯少有人願意去了解背後的真實。

1922年,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

後來他考入西南聯大,當時正值日本侵華,中國大地上烽火遍地山河破粹,那時候,他的理想是科學報國。

1945年,楊振寧考取了庚子賠款獎學金,遠赴美國學習物理。

然而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列強對中國百般打壓,美國禁止在美留學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人回國。

對現實環境無能爲力的他,只能留在美國繼續物理研究,但他的心裏卻始終抱着“我總得回中國去”的念頭。

1957年,年僅35歲的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國內不少人覺得楊振寧的成就被高估了,實際上,在當今世上的物理學家中,他的成就最起碼在前三。

在美國期間,他四處爲中國發聲,致力於促成中美建交。

直到1971年,楊振寧終於踏上了中國這片令他魂牽夢縈的故土,他開始爲中國教育和科技到處奔走,募集資金。

2000年伊始,楊振寧回清華大學任教,參與了中國多所高校頂級物理實驗室的建設。

隨後他決定在清華定居,放棄了美國國籍,辭去了高薪的工作,賣掉了美國的房產,申請加入中國國籍。

然而,當時詆譭大於美譽,很多人諷刺楊振寧:

“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回來,如今中國發展好了,又回來圈錢養老了。”

面對衆人說他回國撈錢的指責,他從來沒有回應過。

但想想也可知,當時中國國力還不夠強大,以他在國際上的成就和聲望,想要賺錢國外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得不說,以現在金錢至上的眼光,去看待老一輩科學家,實在是對他們的侮辱。

楊振寧一生,擁有過兩段婚姻。

1944年,在準備赴美讀書等待簽證的那一年,他爲了減輕家裏的生活壓力,在西南聯大附中當了一名高中數學的臨時代課老師。

將門千金杜致禮是他的學生,但當時的兩人並沒有什麼額外的交集。

1945年,楊振寧出國留學,在美國四年後,卻與杜致禮在普林斯頓惟一一家中國餐館中不期而遇。

“我並不知道杜致禮到了美國,我是無意中走進了那家飯店。我早到或者遲到,都將錯過與杜致禮相見的機會。我們見不上面,也就談不上一輩子的婚姻。可命運之神安排我們在那一天那個地點相聚,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

冥冥之中彷彿自有定數,這次異國偶遇,讓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一年後,才子佳人情投意合一同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自此,夫妻二人鸞鳳和鳴,相敬如賓,攜手走過了53年的幸福時光,養育了三個兒女。

然而,2001年,杜致禮患癌病重,楊振寧一邊照顧她,一邊在清華上課,可惜任憑他有多麼不捨,兩年後,杜致禮還是不幸去世。

那段時間,大概是楊振寧最爲孤獨的一段日子,他一個人喫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看書睡覺,一個人翻看兩人的相冊......

有一天,他翻到了一張自己和妻子與一個年輕女孩的合影。

1995年,楊振寧和杜致禮去汕頭大學考察,當時正在一個正在讀大一女孩因爲英語能力出衆,被安排給楊振寧夫婦當嚮導,行程結束後,三人愉快地拍了張合影。

這個女孩,就是翁帆。

多年以後,再次看到這張照片時,楊振寧才發現發現這個女孩的眉眼間與妻子杜致禮年輕時竟有七八分相似。

左:杜致禮;右:翁帆

而此時正好因爲一封書信,兩人再次聯絡了起來。

經年以後,再次見面,翁帆剛剛離婚一年,楊振寧幾個月前剛痛失摯愛,兩個都在感情中受傷的人,彼此慰藉,像許久沒見的老朋友一樣相談甚歡。

在越來越多的相處中,翁帆讓楊振寧走出了喪妻之痛,感受到了年輕的生命力;而楊振寧的學識與浪漫也讓翁帆爲之崇拜和心動,兩人漸漸走進了彼此的生活。

經過父母親友一致同意後,2004年12月24日,兩人在民政局登記結婚。

這段讓楊振寧和翁帆都格外期待的婚姻,在旁人眼裏卻不如那麼美好。

想來也知道原因。

54歲的年齡差,哪怕他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在衆人眼裏也是色令智昏,晚年人設崩塌;

哪怕他們沒有傷害任何人,自由相愛,卻因爲超出了衆人能夠接受的範疇,被諷刺“有傷風化”:

一個爲老不尊,貪圖美色,一大把年紀了還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人;一個另有企圖,貪圖名利,爲了上位不惜出賣自己的人生;

沒有人相信,他們就是單純的相愛,想要共度餘生。

就連楊瀾在採訪時,也問翁帆:如何確定自己是愛,而不是崇拜?

翁帆回答說:

你要知道,當一個你崇拜的男人對你表達了喜歡或者愛的時候,你很容易就愛上他了。

我只是選擇了一條更人跡稀少的路。

雖然外界的雜亂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但兩人卻不受任何影響,像一對尋常夫妻一樣,按着自己的節奏,過着日子。

只要沒有什麼事,他們都會在家裏共進三餐,晚上再一同出門散步;

一個彈琴,一個看書,雖不曾交流,卻有溫馨自在的氣流在兩人間湧動;

她會配合他的生活作息,而他要早起看報紙時,爲了不打擾會去洗手間看;

他們還會時常給對方寫詩,那綿綿的情意都化在了含蓄的字詞間;

(翁帆是)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 給我的蒼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欣喜。

有人曾斷言,這段婚姻會成爲兩人的枷鎖,一個終日照顧耄耋老人,沒有了自己的人生;一個屈服於現實的溫暖,而喪失了科學家的專業和理想。

然而,結婚後,翁帆也沒失去自我,她讀了博士,做了自己喜歡的建築事業;而楊振寧90多歲的高齡,依舊筆耕不輟,奮戰在物理研究一線。

好的婚姻,或許就是這樣,同頻共振,共同瞭望遠方。

正如翁帆所說,和楊振寧結婚以來,這種生活非常平靜,自己很享受,就像是生活在象牙塔裏的象牙塔,這樣一個純淨的生活狀態是他給我的。

外界的罵名,對於當下切實擁有的幸福而言,微不足道。

不管他們的年齡家世閱歷有多不匹配,有一點卻可以肯定,兩人的靈魂是契合的,這樣的生活亦他們而言是幸福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時間其實就是最好的答案。

16年的時光過去了,他仍與她一起,看着這山河遠闊,人間煙火。

不管在世人眼裏,這段婚姻摻雜了多少利益私心,我仍然願意相信,在外人看不到的世界裏,有他們自在的幸福和美好。

點個【在看】,人這一生就是,不負此生,無愧己心就好。

*圖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即刪。

作者:VIKAN薇(kawa01)。十點視頻經授權轉載。

十點視頻,600萬人的文藝生活平臺,陪你看見更溫暖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