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由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聯合舉辦的“迴歸客戶價值,打造更優度電成本”的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了逆變器企業、支架企業、電力設計院、EPC企業及第三方認證機構就182組件的設計理念、生產成本、產業配套、系統應用以及產品認證等做了全方位的分析。

隨着光伏全面平價時代的到來,以大尺寸構建的高功率組件在降低度電成本方面的能力已經被行業所認可,但尺寸增大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北京鑑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提醒行業,“尺寸增大固然帶來組件功率的提升,但同時也要注意產業鏈配套與系統安全性匹配的問題,尤其是電學參數方面應該設立一個約束條件,守住安全與可靠性的底線。當前組件技術仍處於快速更迭期,漸進式調整之下的序列化和標準化可能更有利於行業發展。”

“組件尺寸增加需要考慮諸多影響因素,從組件電路設計、零部件配套設計、可靠性再到製程能力、包裝運輸、系統設計以及後期運維等等不一而足”,德國TUV萊茵副總裁鄒馳騁從認證的角度建議,光伏企業應在尺寸與安全之間尋求一個最優解。

安全與可靠是光伏企業對於所有產品的基本訴求,那麼如何在底線之內尋求度電成本最低的產品?隆基樂葉高級產品經理李紹唐表示,“行業早在2018年就考慮過增加組件尺寸提高功率的思路,但組件尺寸與功率卻並非越大越好,需要綜合考慮生產製造、組件運輸、可靠性以及人工安裝等各種邊界條件。而182組件基本完美匹配了現有產業鏈規格及電學系統,同時,在度電成本方面,182組件由於更低的系統成本、更優的發電能力與可靠性優於210組件。182組件對於平坦地形的大型地面電站是最優的組件選擇。”

實際上,大尺寸組件帶來的降本已經被行業所認可。晶科能源全球產品高級經理於瀚博道,“通過降低線損和內部損耗來提高電站發電量是降本的方式之一,182組件較55P版型的210組件來說,可以降低0.21%的線損和2%的內部損耗,而這部分成本可能要用超過0.1元/瓦的EPC成本去彌補。在BOS成本方面,182較210組件可帶來約2.6分/瓦左右的節省。通過不同維度對比度電成本、BOS成本以及IRR,182產品均是最優選擇。”

此外,在生產製造方面,得益於182產品配套的成熟,日前組件已經逐步進入量產階段。“182拉晶與158產品成晶率基本持平,後續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切片環節良率雖略低但很快將與158硅片達到持平狀態,電池效率通過各環節優化工藝可以提升至23.1%。目前組件量產效率已達到21%以上,運輸方面與158/166產品相比較,每個集裝箱可以多裝10%~20%瓦左右”,晶澳高級副總裁助理資深產品技術專家王夢松強調,更重要的是,182產品在拉晶、切片、電池、組件方面每道工序都有多個合格的供應商。預計2021年可供應182產品的拉晶、玻璃、膠膜產能“都在50%以上,拉晶佔比更是高達91.7%。

在逆變器的適配問題上,逆變器龍頭企業華爲與陽光新能源均表示相關產品可以全面匹配182組件。華爲全球解決方案總監甘斌斌認爲,“大功率組件確實帶來了逆變器MPPT最大電流與組件工作電流匹配的問題,除此外,隱裂、熱斑、二極管可靠性風險也有所增大。但華爲的產品完全可以做到全面匹配各型號組件,依託AI BOOST的智能算法和診斷有效助力組件降本增效。”

陽光新能源副總裁張彥虎介紹道,“組件電流增加將增加低壓直流線纜線徑,從而推高線纜成本。同時,組件電流變化過大也將影響組串逆變器及匯流箱的適用性,集中式逆變器則可靈活適配各種版型組件,直流匯流箱方面可適配182組件,210大電流組件則暫無適配機型。張彥虎作爲電站集成商的代表,呼籲行業組件尺寸統一、提高系統的兼容性,下一步將工作重心放在提高電池、組件效率上,共迎光伏平價時代。”

在支架方面,NEXTracker資深產品總監郭至凱介紹,“跟蹤支架隨着組件產品迭代迎接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對於如今的182組件而言,1P/NX Horizon與2P/NX Gemini產品已經全面兼容72片版型組件,通過優化78片版型組件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組件載荷值也經過了確認,可以覆蓋100%的項目需求。在可靠性方面,已經通過了新風洞測試,即使是最大的組件尺寸也能確保其在跟蹤器上的穩定性。”

光伏行業各產業鏈協同作戰將會大大加快182組件的應用速度,但如何充分發揮其降本增效的能力,仍需設計院的專業人士給出指導性意見。對此,中國電建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新能源工程院黨委書記黃春林認爲,“隨着容配比限制的放開,組件的功率增加允許更少的組串輸入同樣可以達到預期容配比,182-585w組件在14串輸入時容配比就已經達到1.1以上,如果採用Y型端子,可以進一步提升容配比。但更大電流組件,由於高電流適配問題,對於現有逆變器產品,僅可以採用單路MPPT接一串組件的形式,來避免高電流下的損失,容配比最多隻能做到0.9X。另外,更大電流的組件意味着更多的線損或線纜投資成本的增加,而過大尺寸的組件也將增加支架的承受能力,182組件與支架的匹配性則相對較高。”

2021年上述三家組件企業的182產能合計將達到54GW,這也給市場供應提供了信心。可以預見的是,在晶澳、晶科、隆基的強強聯合下,隨着生產端漸入佳境,182組件將在2021年的光伏市場中斬獲佳績,助力行業實現全面平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