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氣溫逐步下降,老年人摔倒骨折前往醫院就診的案例開始增加。骨科醫生提醒,每到12月至次年1月,老年人骨折患者人數會明顯增加,常見摔倒導致骨折的場景有4個:過早晨練、早上買菜、洗澡以及起夜夜尿。當骨折發生時,很多老年人選擇長期臥牀靜養,醫生強調,長期臥牀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更容易出現廢用性骨質疏鬆,因此,應該前往醫院就診,及時對骨折進行處理,在康復階段宜動靜結合,適當的運動十分重要。

12月至次年1月老人骨折高發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因骨折前來就診的老年患者人數會增加。”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科主任劉寧主任醫師介紹。

劉寧介紹,冬季老年人骨折案例比較常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老年人隨着年紀增長,骨質疏鬆的風險逐步增加;二是冬季天氣寒冷,黑夜漫長,剛睡醒時老年人的應急能力變慢,交感神經反應沒那麼靈敏,容易發生意外;三是與生活場景變化有關,由於天氣寒冷,地面溼滑時水沒那麼快蒸發,不注意容易摔倒。

“每年冬天都會接到老人半夜起牀摔倒導致骨折的案例,一些生活場景需要特別提醒。”劉寧介紹,有4個場景是比較容易摔倒的:一是冬天過早出去晨練;二是早上去農貿市場買菜,特別是經過有積水的地方時;三是洗澡時,特別是在沒有放置防滑墊等防滑措施的淋浴間;四是半夜夜尿時,這些場合都需要老年人特別多加註意。

3大部位最容易骨折

在老年人摔倒時,有三大部位最容易發生骨折,分別是腰椎壓縮性骨折、髖部(股骨頸或轉子間骨折)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其中髖部骨折一年內有20%的老年患者出現死亡,多見於併發症的出現,如褥瘡感染、肺部感染等。因此,骨折出現時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摔倒後發現疼痛、淤斑、明顯腫脹,說明這個身體部位已經出現問題,應儘快排查是否出現骨折。”劉寧強調。在老年人摔倒時,如果程度很輕,可以站立起來;如果發現身體某個部位非常疼痛,這個時候不要強行起來,而是應該尋找援助送往醫院就診。這是因爲當骨折發生時,如果出現不正確的移動,容易使原本沒有移位的骨折發生移位,加重病情。劉寧介紹,在日常就診中,常見有老年人抱怨腰痛,拍片發現有陳舊性骨折,這說明他們之前腰部發生過骨折,可能是程度太輕自己沒有發現,也有可能是採取了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導致骨折沒有癒合或者畸形癒合。“像一般的橈骨遠端骨折,醫生復位後夾板固定4~6周就會有很好的恢復效果,如果亂動幾日後骨折移位,後續手術處理更麻煩。”

長期臥牀太消極,小心骨質疏鬆

當骨折發生時,一些老年人選擇自行敷藥後躺在牀上靜養的方式等待身體恢復。劉寧指出,這種方式不但非常消極,而且容易引起併發症,也容易導致廢用性骨質疏鬆的發生。

他介紹,曾經有一位80多歲的患者,出現髖部骨折後因爲考慮到年齡太大拒絕手術,結果她終日躺在牀上無法坐起來。大約過了二三個月,照顧她的媳婦苦不堪言,老人的生活質量也很低,只好找醫生手術,術後這個老人順利坐立起來,疼痛也消失了。

髖部骨折後有20%的患者一年內會死亡,這往往與長期臥牀出現併發症息息相關,有的因褥瘡感染,有的因長期臥牀肺部發生感染等。長期在一線與各種患者打交道,劉寧強調,在醫生看來,一個老年患者發生骨折,在能儘快手術時醫生會盡快開展手術,這是因爲長期臥牀並不利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運動纔是預防骨質疏鬆的良好措施。

建議:均衡飲食防骨質疏鬆

要減少老年人骨折的發生,應儘量做好預防工作。劉寧建議,在生活中,例如冬季晨練時間不宜過早,應稍微推遲一些;早上出門晨練或者買菜要穿防滑的鞋子;洗澡時一則放好防滑墊子,二則儘量不要赤腳要穿防滑拖鞋,三則洗澡溫度不宜低,以免突然寒戰身體不穩跌倒;而對於有夜尿習慣的老人,起夜時不可過急,衛生間要注意不可有積水,保持乾爽。

除了生活場景防摔倒,預防骨質疏鬆也很重要。劉寧表示,保持長期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可以維持骨健康。在均衡飲食方面,每日喝牛奶、喫雞蛋補充鈣和蛋白質,肉菜、水果要充足,可以多喫一些魚、蝦等富含鈣的食物。如果已經有骨質疏鬆,應在醫生指導下每日補鈣。

文/梁超儀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