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西进和南下,在郑州花园口处掘开黄河大堤,造成豫皖苏近九年的黄河泛滥,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花园口的决堤,延缓了日军全面进攻的局势,为武汉会战提供了准备时间。六年后,河南会战打响,随后日军占领了整个河南。1938年5月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沿陇海线向西逼近,豫东大片土地已沦陷敌手,国民党军队伤亡惨重,郑州危在旦夕。一旦郑州丢失,日军就可乘势沿平汉线南下,攻占国民党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武汉。为了保全郑州,掩护国民党军队西撤和南逃,进而为武汉会战做准备,时任第一战区参谋长的宴勋甫和副参谋长张请行经过商议后,向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提出了掘黄河大堤“以水阻敌”的建议。

程潜经过一番琢磨后,就把此计划提交给了蒋介石。6月1日,蒋介石正式批准第一战区的计划。在计划批准的当天,第一战区长官部立即通知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消防处主任陈慰儒和总务处长朱镛等到长官部见程潜。程声称已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求掘开黄河大堤放出河水阻挡日寇。陈等人认为,当时黄河正值枯水期,河水很小,即便掘开大堤水流分散,也阻挡不了敌人,只能给老百姓带来灾难。程潜经过思考后,决定转告蒋介石。次日,程潜向陈等人转告了蒋介石的意图。蒋认为,只要日军知晓黄河掘堤便不敢前进,所以水小也要掘,并命令河兵立即动手。陈慰儒以河兵均为当地农民,深知挖掘堤的严重性为理由,拒绝派河兵挖堤。

于是程潜决定派军队去挖堤,由黄河委员会去指导,并批款万元作为被疏散居民的搬迁费,随后就如何挖堤进行商议,最后议定掘堤的地点在中牟县的赵口,由驻扎在当地的39军具体执行。预计掘堤后,河水将沿贾鲁河河道漫流,经中牟、尉民、扶沟、西华等地,汇和沙河东流入淮河,并由黄河委员会绘制了草图。6月3日,驻在赵口附近的国民党39军一部按草图开始挖掘,与此同时,按照原计划开始发放居民迁移费,并通知贾鲁河两岸居民快速迁避。5日早晨将大堤挖开,因掘口太窄,加之当地以沙土为主,不久河水就被冲塌了大堤泥沙堵住。经过艰难的清理后,6日上午又被掘开,在此期间,第一战区长官部前往洛阳,由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留守郑州。

因为被掘口河水小,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居民又提前迁移,所以此次掘堤赵口并未造成大的损失,自然也没有对日军造成影响。6月7日,日军步骑兵千余人附战车10多辆到达中牟附近,与国民党警戒部队接触,形势十分危急,仅凭赵口决堤之水,无法阻挡日军向西进攻。于是,第一战区指挥部决定在郑州北面30余里的花园口黄河大堤上重新掘口,并由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向蒋介石汇报,蒋立即表示同意,并令商震部队连夜进行。商震将花园口掘堤的任务,交给了刚刚入编39军的新8师来具体执行。沿河人民历来把黄河大堤看作他们生命的保障,在赵口决堤时,一些人就提出了反对,而一些国民党士兵也因于心不忍,消极怠工,所以新8师师长蒋在珍在接受任务后,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执行,就做了周密的部署。

他派一个团执行警戒,谎称日军将要打到这里,把周围十里以内的老百姓强行隔离,不许他们围观,以免出现意外,对抗议的群众进行镇压,打死打伤数十人,他选定800名身强体壮的士兵分成五队,每队又分为挖土和运土两班,每队工作两小时轮换,夜间用汽车灯照明,昼夜不停。为了赶工,蒋在珍还征用农民水缸数十口,装上炸药,派一个工兵营在堤上实施爆破。就这样连续突击了三天三夜,到6月9日,花园口黄河大堤终于被挖开。大堤挖穿之后,虽然缺口不宽,但当时黄河水开始上涨,加之河床高于堤外地面,水势自高而下,流得很急,无法继续人工开挖。为了扩大缺口,蒋在珍直接从郑州运来几门平炮,对着两边大堤的头连续发射数十发炮弹,缺口被打宽,河水汹涌泛滥,开始自行崩溃。

10日,适逢黄河上游地区连降暴雨,河水暴涨,顷刻之间滚滚黄河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国民党为了掩盖事实真相,根据商震的命令,新8师在掘开河堤的同时,将花园口附近的小龙王庙和个别的房屋、大树用炸药炸倒一些,然后发出电报,声称大批日寇飞机前来轰炸黄河堤岸,炸垮花园口河堤若干宽。11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从郑州发出专电,称“敌军于9日猛攻中牟附近我军阵地时,因我军左翼依靠黄河坚强抵抗,敌遂不断以飞机大炮猛烈轰炸,将该处黄河堤轰毁一段,致成缺口,水势泛滥,甚形严重”,两份电报把国民党制造的黄河大堤决口记在日军的账上。12日,由于黄河水继续上涨,将原来被泥土堵塞的赵口缺口再次冲开,而且缺口不断加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在郑州又发出专电称“敌机30余架,12日晨飞黄河南岸赵口一带大肆轰炸,共投弹数十枚,炸毁村庄数座,炸伤难民无数,更在黄河缺口处扩大轰炸,致水势猛涨,无法挽救”。

6月30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陈诚,还在汉口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将黄河决口事件真相掩盖起来。除了重复中央通讯社的说法外,还说“惯作欺骗宣传的日寇,它不知忏悔,在广播的消息中,在新闻报纸上,把决河毁堤的罪孽加在我们身上,说我们自己毁决的”,企图以此来逃避罪责。国民党中央还派监察委员由武汉到郑州来“慰问”灾民,视察灾情,并就此发表消息说:“河堤被敌机炸开,抢救无效,致成泛滥”,还特别刊登了监察委员的现场“视察”照片,用以蒙混视听。自古以来,战争中用水攻的不在少数,然而像国民党炸毁花园口,给豫皖苏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却是空前的。国民党扒开堤防是因为大敌当前,有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但显然所谓“以水代兵”“以黄制敌”的决策,实际所起作用和我们民族国家付出的惨重代价远远不成比例。

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参谋部提出了“中取武汉,南取广州”的战略,企图一举攻克武汉,围歼国民党军队主力。黄河改道后,形成了一道阻止日军进犯的新屏障,破坏了他原先制定的作战计划,进入中牟附近的日军第14师团一部1500人,被迫退入中牟城中,用沙包堵塞城门,借以躲避洪水。进入朱仙镇一带的日军3000余人被洪水围困,余下的皆撤离。为了解救被困的人,日军先后从其他师团抽出工兵、架桥材料中队进行增援,日军还命令临时航空兵团动用运输机、轻重轰炸机,在6月14日至24日之间,给两个师投下补给和卫生材料等。虽然日军一时陷入了困难之中,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进攻武汉的战略,只不过是由沿平汉线南下改为沿江西上。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大堤,并没有挽救战略上的被动地位,却造成了黄河决堤后另一结果。

据统计,黄河决堤后,豫苏皖三省被淹没的耕地面积共计844200多公顷,占用耕地面积的24%,三省受损稻麦等粮食计147万吨,棉花2250吨,三省受灾居民财产损失4亿7800万元,三省农业减收和财产损失两项合计高达9亿5200万元。国民党掘堤事前人民毫无准备,堤防突然崩溃,猝不及防,洪水所过之处“田庐财务,悉付流水,老弱病残,皆葬身黄水,哭号震天,其状惨不忍睹”。河南首当其冲,受害最甚,如花园口地区的祥云寺村共18户56口人全部淹死,等等事件还有更多,即使侥幸不死者,大多辗转外迁,那些呆在黄泛区的人,由于饥饿而又没有粮食吃得,只得野菜和观音土充饥,草根树皮被挖掘殆尽,卖儿卖女者比比皆是。花园口事件后,日军侵略的步伐虽稍稍延缓,但并没有彻底阻止日军侵略。4年后,由于黄河改道,河南大旱,使得河南千万民众流离失所,1944年日本发动河南战役,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占领了整个河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