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幾個月前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風平浪靜》入圍了金爵獎。儘管不少觀衆觀影后的評價都顯示該片有些差強人意,但看着卡司名單:章宇、宋佳、王硯輝……獎賞上影節因手慢未搶到票的遺憾,對影片的期待值未減反增。

BACK

TO THE WHARF

《 風 平 浪 靜 》

導演:李霄峯

監製:黃渤

主演:章宇、宋佳、王硯輝、李鴻其、鄧恩熙、周政傑

01

《風平浪靜》中,十五年前故事的開場

故事跨越了十五年。十五年前,學校將優等生宋浩(周政傑飾)的保送名額安排給了市長的兒子,也是宋浩的好兄弟李唐(高宇航飾)。得知此消息後,宋浩和他的父親宋建飛(王硯輝飾)先後趕去李唐家中欲與李家交涉,慌亂中宋浩走錯門並將房內主人誤傷後逃跑,而之後趕來的宋建飛在此基礎上補了一刀,將屋主殺害。之後,宋建飛親眼看着宋浩半夜從家中逃跑,十五年未歸。

《風平浪靜》中,十五年後故事的結局

十五年後再見時,是宋浩(章宇飾)回家參加母親喪禮,重遇老同學潘曉霜(宋佳飾)並與她結婚,遂留在了故鄉。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年少時犯下的錯卻隨時會波濤洶湧向宋浩襲來,最終被愧疚淹沒的他,用“少年哪吒”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風平浪靜》劇照

從簡介就能看出,劇本從一開始就存在這巨大的邏輯BUG——宋建飛替兒子補刀後,卻又讓兒子揹負罪名,前後在邏輯上完全相悖——這讓電影宣傳時一再提到的,開始處埋下的多米諾骨牌/蝴蝶效應的伏筆,和結尾處強行套入的俄狄浦斯/少年哪吒式的弒父情節,都變成了概念電影的空殼,形式大於內容。

《風平浪靜》劇照

而故事的主線中,除了爲大概念服務的父子關係外,還將當下的社會熱點(考試名額頂替、官商勾結、強拆問題等)化作故事的動機,這典型是還沒學會跑就想飛。不僅對每個問題的探討都不夠深入外,還讓劇情因爲這些“強植入”的動機變得過分巧合,完全失去了探究這些問題最應該保有的真實感。

02

從電影首映後觀衆的反應就不難看出,相較許多其他電影對劇情的熱議,《風平浪靜》被討論最多的顯然是演員們“絕絕絕”的演技。能把上述這樣的劇本救回來,確實,幾乎每個演員的演出都值得討論一番。

宋浩 —— 章宇

章宇談宋浩這個角色時,稱自己想把他演成一個洞,一個將周圍人所有情緒都吸收卻全然不給任何回應的黑洞。

《風平浪靜》中,章宇飾演宋浩

從劇情來看,在這個一早設定好結尾並不理邏輯強行轉折的故事中,前期太多含糊其辭的情緒和不合理的人物關係都被化解在他的“黑洞”中了。無止境的全盤接收和自抑勢必導向集中的情緒爆發,這讓結尾原本突兀的戲劇點在前期的鋪墊下變得順其自然。不得不說章宇太聰明瞭。

《風平浪靜》中,藏在章宇眼睛下的波濤洶湧

但這絕不是投機取巧,就算不是表演專業的人也都知道,收起情緒比演出情緒要難很多,且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中,如何將“沒有情緒”演得不同且隨着劇情推進演出層次,從表演來說,這也太難了!但從《我不是藥神》挑戰與自己年齡不相符的少年角色,到《無名之輩》挑戰黑色喜劇,這些章宇飾演過的不算多的電影角色,沒有哪一個是不挑戰演技的。而這些角色相同的是都是悲劇人物,這點或許是巧合,都有些悶騷或許也是巧合,但都很性感這絕對不是巧合,這是演員章宇的魅力。

潘曉霜 —— 宋佳

《風平浪靜》映後會上的宋佳

宋佳曾在映後會上提過,角色對她而言並不是特別大的挑戰,她就是喜歡這些人。她指明想會會章宇,想看看宋浩和潘曉霜這兩個角色會被章宇和她演成什麼樣。結果兩人的感情線,幾乎承包了整部電影的看點。

《風平浪靜》中,宋浩與潘曉霜

相比電影大量宣傳的父子關係和社會事件主線,宋浩和潘曉霜這條感情線乍一聽不免顯得小家子氣了,加上劇情是“少年時期的暗戀變成十五年後的主動追求、一夜情後迅速閃婚”等這樣的橋段,聽起來都讓人覺得尷尬、狗血、不願相信;但也正因爲這是一場情感戲,兩人的表演早已凌駕於所有“故事”的邏輯之上。

《風平浪靜》中,宋浩與潘曉霜

當潘曉霜在路邊攤醉酒後歪歪扭扭地對着宋浩唱着情歌;當兩人開車回家的雨夜,醉酒的潘曉霜從擋風玻璃全碎的車中撐出一把傘;當潘曉霜進了宋浩家門說了句“上學的時候就知道你家住哪”,然後徑自走向風扇前坐下納涼;當宋浩離開收費站又折回,風平浪靜地對潘曉霜說“我們結婚吧”,與此同時潘曉霜瞬時的呆若木雞;以及章宇在採訪中提到的,兩人刻意設計了一幕“暴風雨前的寧靜”——在李唐來找宋浩之前,宋浩在幫懷孕的潘曉霜洗澡,教她“呼吸法”。忽略這一幕的功能性但看兩人的表演,簡直真實到以爲這就是普通人的人生。

《風平浪靜》劇照,“酸奶吻”

一部作品中的熒幕CP是否能被觀衆接受,很大程度上源於兩人是否有CP感,與兩人之間發生什麼或沒發生什麼無關,更無須套用邏輯。舉個例子,許多沒看過電影的人,僅僅憑藉上了熱搜的“酸奶吻”這一幕就表示磕到了。觀衆“磕到”的不過是兩人之間的特殊磁場(換句話說就是“性張力爆膨”)罷了。

宋建飛 —— 王硯輝

或許有些觀衆對王硯輝老師的名字並不熟悉,但看過的觀衆一定會認出他來。像王硯輝、張頌文等演員,雖不一定是大主角,但在我看來他們的名字纔是好電影的保證。

但《風平浪靜》裏,王硯輝雖然保持一貫的表演水準,不知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干預,他演繹的宋建飛這個角色着實令人一頭霧水。本就以父子關係爲主線的電影,從前文提到的影片開頭的bug開始,對父子關係的描述就十分模糊——父替子補刀殺人是愛嗎?任兒子放棄前途揹負殺人之罪跑路是自私嗎?對再婚之子的情感與對宋浩的情感有什麼差別?他是愧疚還是害怕?這些在混亂的劇本中根本無法理清楚。

然在兩人關係中充當表達者的一方,自然承擔了交代人物關係的作用。所以在面對宋浩這個“黑洞”,王硯輝確實稱得上喫了角色的虧。

李唐 —— 李鴻其

《風平浪靜》中,十五年前和十五年後的兩兄弟

這是個人認爲整個劇中最不讓人信服的角色。無論是與宋浩剛重逢時過分熱情、做作浮誇的臺詞和肢體,還是殺人前超出常人的鎮靜和戲謔,以及收費站前令人匪夷所思的誇張撒紙鈔,這些行爲的邏輯都嚴重不符合真實生活,也令人物與小時候仗義的李唐完全割裂。

《地球最後的夜晚》中,李鴻其喫蘋果的長鏡頭

不知爲何,船上那段衆人高歌《大海啊,故鄉》的橋段,總讓我不禁聯想到《地球最後的夜晚》中李鴻其喫一分多鐘蘋果的那個長鏡頭,那個似乎爲了證明演員有演技才拍的鏡頭。

萬小寧 —— 鄧恩熙

青年宋浩 —— 周政傑

影片中的兩位小演員,除了鄧恩熙出場的濃妝略顯刻意和車禍後妝容過於整潔外,角色都是成立的。尤其周政傑,他和章宇的表演在宋浩這個人物內核上是統一的,從少年到成年的銜接足以令人信服。他還設計了一些肢體語言上的小心思,諸如可以將背佝僂着,雖然特別細微,但見微知著。

03

不得不承認在寫文章討論這部電影時,很難達到往常那樣壓倒性的褒貶評價傾向,如豆瓣某條影評所說“這是我看過質量最好的爛片”,這着實是一部混淆好爛邊界的電影。單從劇本來看,其不知所謂的程度足夠稱其“爛”,但當你想給它扣上爛片的頭銜時,幾位演員出色的演技及影片的視聽效果又會拉你一把,告訴你電影並非一無是處甚至還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這反倒引發了一些作品之外的思考——

《風平浪靜》海報

前陣子藉着綜藝《演員請就位》的熱播,曾探討過影視市場中關於演員的劇本分配問題,但當時探討更多的是演技好但市場評級不高的演員,更難接到好劇本。但從這部影片來看,幾個演員無論演技還是市場評級都稱得上絕對的S級,他們就一定能接到好劇本嗎?

《師父》《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宋佳劇照

就拿小花(宋佳)來說,絕對稱得上戲癡,大部分的時間她都把自己泡在劇組。這樣高產的女演員,拋卻電視劇作品不議,近期觀衆有印象的電影作品中,似乎也只有《師父》和《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稱得上代表作。她的作品去哪了?

從左至右:《詩人》《冰之下》《詩眼倦天涯》海報、劇照

衆所周知《風雨雲》是2016年拍攝去年才上映,這部殺青後不到一年便上映的《風平浪靜》,算是宋佳電影作品中較快與觀衆見面的了。印象中去在電影展上看到過她與朱亞文老師合作的《詩人(2018)》(括號中爲拍攝年份)。但其他作品,諸如《冰之下(2015)》《陽光劫匪(2017)》《詩眼倦天涯(2018)》至今還被壓在箱底,宋老師還因此收穫影迷們的戲稱——“只上崗不上線”小姐。

別的不管,我只想續杯酸奶

最後回到《風平浪靜》,這部評價模棱兩可的電影,模糊的究竟是電影好爛的評價標準,還是市場準入標準?展現的究竟是大衆審美,還是業界希望大衆擁有的審美?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