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這個故事來自《冷愛分享會—第十四期》。看完之後,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或者體會,歡迎留言討論。

By冷愛

01

關鍵詞:父母反對的婚姻,該如何化解?

我和前夫因爲父母的干涉和暴力衝突,選擇了離婚,沒有小孩。

離婚以後,我本以爲會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但是沒想到我們倆一直都還在保持聯繫,反思了很多關於彼此問題。

雖然現在心結還沒有完全的放下,但是感覺進展還算順利,感情濃度很高。

現在比較困擾我的是,雙方的父母對我們複合持有非常強烈的反對態度。

尤其是我前夫的爸媽對他的干涉非常的多,所以我對這段感情經常會沒有信心。

另外,我今年29歲,年齡也不小了,感覺自己處在黃金擇偶期,比較忐忑。

所以,我應該如何處理爸媽對我們的反對態度呢?

冷:紐約那邊也流行黃金擇偶期嗎?

瑩:因爲我一直都在跟隨中國的傳統,受到一定的影響。

冷:你都已經生活在紐約了,就不應該還有“年齡也不小了”這種思想。

瑩:我感覺自己還蠻矛盾的,一方面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女青年,另外一方面又給自己設置很多框架。

冷:你的爸媽也在紐約嗎?

瑩:沒有,我們的爸媽都在中國,我和我前夫在美國生活十幾年。

冷:你現在主要問題是什麼?

瑩:我們的爸媽非常反對我們複合,我想知道應該怎樣智慧的處理和父母的關係?

冷:我可以直接給你這麼一個答案,你可以自己衡量要不要去做,讓大家各自選擇自己的決定。

瑩:對,我非常贊同。

冷:還有什麼問題嗎?

瑩:其實我有意識這樣處理過,我覺得我爸媽這邊態度還行,比較反對的是他爸媽那邊。

冷:那究竟是你的前夫不願意讓他父母下決定,還是你不願意讓他的父母下決定?

瑩:他不敢讓他的爸媽決定。

冷:那你有沒有直接告訴他,你的需求和態度?

瑩:我有比較委婉地表達過,他也有讀懂我的意思。

冷:現在不是挺好的嗎?

瑩:我不知道這個過程要多久,希望可以加快一下這個進程。

冷:那你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平常都是怎麼跟他溝通這件事情的?

瑩:經常吹耳邊風,比如如果是我媽總是和我說這樣的話,我就會很堅定地告訴她,我已經這麼大了,希望她給我這個空間,如果我媽還是不斷在問就不再做理會,但我覺得經常吹,會比較惹人煩。

我發現你在表達上存在一個極大的剋制:過於委婉。

我不知道這個剋制是你爸媽從小給你的教養,還是你成長中得到的教育,或者是在人生過程學到的認知。

當然我很喜歡你的溝通方式,一看你的溝通方式就知道經歷過很好的教育。

但是某種意義上,這種表達它不適用於每一個場合。

我列舉個不恰當的比喻:

有一個女生,她穿了一條特別好看超短裙去夜店,在場的所有人都矚目她,同時她很享受這樣的狀態。

第二天如果她照舊穿着去辦公室,就很不合適。

因爲一個着裝打扮,有可能只適合一個場合。

因此,你需要爲這段親密關係,在溝通上找到真正的合適方式。

如果你可以把剋制放下來,進入一種真實的表達,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在向男方表達需求時,你可以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表明態度說:“要麼和你的爸媽說我們在一起,要麼你給我滾。”

這就是催化劑,也是最快知道結局的方式。

你既要想快速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要擔心他最後的攤牌不是自己想要的牌,因爲這件事不是你能控制的。

對於父母反對複合這件事情,最直接且快速的解決辦法,就是不要再給父母製造你們處於受控狀態的幻覺。

一味地處於受控的狀態,只會給父母製造孩子翅膀未硬的假象,在這個過程中,擔憂便成爲了反對的原因。

這件事情最壞的局面無非是,要麼你們不開心,要麼你們的爸媽不開心。

雖說父母恩情重如山、應當百善孝爲先,但每個人都應該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

人生終究是由自己做主的。

此時,你可以參考下方賞老師給出的建議:

第一,嘗試打破自己潛意識裏的執念。

雖然我們需要得到父母的允許,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忤逆父母更像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你們需要做的是兩個成年人做一個決定去影響父母,你以強硬負責的態度與父母溝通,而他勇敢地去向父母告知你們的關係。

第二,在溝通上,態度要誠懇。

在這個過程中,倆人不需要去商量怎麼樣去影響父母,更不要教對方取得父母的信任。

當一個人真的愛你,是不會因爲父母對你的不喜歡退縮的,TA會有所擔當想盡辦法和父母交流,讓自己的父母接受你。

我能夠感受到在這段關係中,你們就想躲在孩子的位置上永遠去和父母做鬥爭。

所以,爲了求得父母的同意,兩個人勇敢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各自成爲成熟的男人女人。

讓他們逐漸認識到你們的獨立性和成長性,消除對日後婚姻的擔憂。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