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0日至9月底

西鹹新區連續獲得83個優良天氣

在汾渭平原和京津冀

及周邊北方兩大重點區域

創造了今年夏季臭氧攻堅戰以來

持續優良天數的最長紀錄

近日

陝西日報刊發

《精準管住城市污染源——

西鹹新區創汾渭平原連續優良天數

最長紀錄》

聚焦西鹹新區創新發展方式

探索臭氧污染防治的“西鹹模式”

全文如下

“我們借鑑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經驗,對新區臭氧污染進行分級管控,採用科技手段對污染源精準定位,管控污染源。在7—9月的高溫時段,西鹹新區臭氧濃度爲關中八市區最低,改善幅度列全省第一,爲羣衆帶來更多健康的‘藍天’。”西鹹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吳金文說。

拿出防霧霾的勁兒防臭氧

夏季看似晴空萬里,但看不見、摸不着的臭氧污染卻已成爲藍天保衛戰的首要“敵人”。

“別看夏季的天特別藍,我們心裏卻捏着一把汗。高溫、紫外線輻射、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等前體物是形成臭氧的必要前提。科學定位污染源是防控臭氧污染的第一步。”西鹹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路震亞說。

從2019年開始,西鹹新區就委託中國環科院對新區臭氧敏感性及防控進行專題研究,按月開展揮發性有機物走航監測,編制形成了汾渭平原第一份大氣污染源清單

清單幫助西鹹新區摸清了污染源:除了將對臭氧生成影響較大的工業塗裝、油品儲運銷和溶劑塗料生產使用等行業企業作爲管控重點外,西鹹新區還把道路瀝青鋪裝畫線、建築物的外牆塗裝、綠化養護等方面納入臭氧污染源進行管控。

進入夏季

每天17時由專業部門發佈的

第二天空氣質量預報

就是西鹹新區臭氧防控工作的

“發令槍”

當氣象條件較好時

西鹹新區會對臭氧污染源

進行常態化管控

一旦出現預測臭氧單日爲良—輕度污染

及更嚴重的情況

西鹹新區就會啓動加嚴管控措施

一天一天地爭取優良天數

被大氣污染倒逼的企業

大氣污染防治,政府是主導,企業是主體。

10月14日,位於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的陝西晴空防水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晴空防水)全封閉的生產空間裏,原料瀝青在高溫下產生的廢氣全部被回收到廢氣淨化處理設施中,經過處理後達標排放。

這套6月投入使用的新環保設備讓這家企業喫了顆環保“定心丸”。

“在瀝青存儲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瀝青煙由揮發性有機物和顆粒物構成,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前體物。有了這套新環保設備,我們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濃度從以前的8.9毫克/立方米/小時,降低到4.6毫克/立方米/小時。”該企業行政主管亢良說。

爲了減少重污染天氣,從政府到企業都不遺餘力。

“以前只要出現大氣污染黃色及以上預警,我們就要停產。今年9月,我們被評爲省級工業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企業績效分級B級企業,只有紅色預警,才需要全部停產。”亢良說。

目前,西鹹新區正鼓勵更多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工業企業,自主開展創A和環保績效提升行動,從全生命週期開展節能減排,優化源頭替代、工藝過程和末端治理。

顛倒日夜爲藍天

“臭氧污染形成的源頭有很多,作爲政府管理部門,我們首先要管住那些能管住的源頭。”路震亞說。

西鹹新區正處於大開發、大建設階段,新建道路、新建建築物較多。道路、建築物的鋪裝、噴塗、粉刷所用的物料中會含有揮發性有機物。當加嚴管控時,西鹹新區主動把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中噴塗刷漆、鋪油畫線等含揮發性有機物較強的作業實行“錯峯生產”,調整到夜間施工。

容易被人忽視的綠化養護也是西鹹新區減少臭氧污染的重要一面。

“草坪修剪後,植物創面散發的氣味也是一種揮發性氣體,是形成臭氧的源頭。”西鹹新區秦漢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泰文說。爲了響應禁止白天綠化修剪的臭氧污染防控舉措,秦漢園林從6月起,就將綠化修剪調整到18時以後進行。

今年夏天,西鹹新區的部分加油站投入到鼓勵車主夜間加油的活動中。據一家位於秦漢新城的加油站統計,自8月14日實施錯峯加油和夜間促銷以來,夜間的銷售額從7月份的42萬元增長到9月份的79萬元,減少了白天加油帶來的油氣揮發。

這些看似平淡無奇、一點一滴的舉措,在西鹹新區的大氣污染防控中發揮的作用已經顯現。

“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工作爲我們積極探索PM2.5和臭氧協同減排積累了經驗,爲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提供了更多支撐。”路震亞說。

【記者手記】

要警惕看不見的污染

臭氧層能隔絕部分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由於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各類化學物質被排放到空中,導致“臭氧層空洞”不斷擴大,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來自紫外線致命輻射的威脅。

隨着技術的進步和全球治理,今天,“臭氧層空洞”的威脅已漸漸遠離人們視線,而地面上的臭氧污染卻降臨到每個人的身邊。

“揮發性有機物的超標排放,引發臭氧在近地空氣中高濃度存在,能強烈刺激人的呼吸道,破壞人的免疫機能,引發疾病,也會抑制植物生長。因此,在夏季臭氧污染嚴重的時候,儘管晴空萬里,專家仍會建議人們減少外出。”採訪中相關人員介紹。

據報道,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爲首要污染物的空氣質量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41.8%,導致全國優良天數比率同比減少2.3個百分點。

大氣污染形成的原因複雜

有待科學界進一步深入研究

而在揮發性有機物

這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敵人”面前

人們還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來源:陝西日報 記者 王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