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與國際合作”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60%以上。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經濟規模不斷增長,2019年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達到了16.3%,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5美元),在世界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經濟體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成爲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2020年6月6日,北京消費季在王府井大街正式啓動,商場里人頭攢動。

此外,中國的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中國製造不斷向創新、智慧、開放邁進,服務業的穩定器作用持續增強。他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60%以上,成爲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消費市場規模居全球前列。

近年來中國積極倡導從出口型轉消費型的經濟結構調整構想。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專家們與貝恩公司(Bain&Company)的經濟學家們一起發佈了一份報告。他們在報告中預測,到2027年中國將從“跟隨者”轉變爲“領導者”。而這種轉變的關鍵因素恰恰是從投資導向型經濟向消費型經濟的轉變。

事實上,從中國電商節“雙11”的銷量也能看出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着巨大的力量。

11月12日報道,數據顯示,2020年11月1日至11日0時30分,天貓“雙11”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從11月1日至11日0時09分,京東“雙11”累計下單突破2,000億元,均創造了新的消費記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