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政府激进的对华政策,导致自身利益受损。西媒认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已对中国有很大依赖,想找“替代者”的做法基本上是徒劳的。

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愈发强硬,导致中澳关系急剧恶化。

综合媒体11月12日报道,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近日邀请该国出口商出席座谈会讨论寻找新市场,以减少对华依赖。一名与会者事后对媒体称,澳当局在会议期间明确表示澳中双边关系短期内“不大可能有所改善”,为此商家得开始寻求其他出路。

瑞士《新苏黎世报》11月10日称,堪培拉和北京之间现在处于冰河时代。一旦澳中关系进入“政冷经冷”时期,那么澳方难以找到可以替代中国的市场。

德意志广播电台的评论认为,澳出口产业正成为其强硬对华政策的“主要受害者”,双方原本有着良好的贸易关系,但贸易争端增多后显示出来的是:“小澳大利亚”对“大中国”的需要远远超过中国对澳的需求。

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导致在华利益受损: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澳大利亚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英国,其中对中国的顺差额为488.3亿美元,比后4个国家的顺差额加起来还要多27.6亿美元。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刊文称,中澳紧张关系促使许多澳企开始想开发新市场,如越南、孟加拉国、印度等国,但这条路是艰辛的。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主任詹姆斯·劳伦森(James Lawrence)称,“没有其他市场可以取代中国,我们将尽力实现多元化,但最终,你无法用一个类似的大型经济体来替代中国,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经济体”。

俄罗斯《生意人报》称,澳大利亚2019年向中国出口了其所需铁矿石的60%、约60%的炼焦煤、约5%的铜矿石;澳生产的大麦近60%销往中国,约94%的龙虾、70%的谷物出口中国;澳是中国最大葡萄酒供应国。

俄媒建议,鉴于澳大利亚本国产品在欧亚需求低迷,澳应保住中国市场,而不是把“口头上表示的要寻找替代中国的市场”当成摆脱对中国依赖的灵丹妙药。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萨利茨基(Alexander Salicki)表示,澳企的现实利益迟早会影响澳政府的对华政治路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