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高等教育普及化與高校人才培養”國際論壇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西安歐亞學院隆重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與西安歐亞學院聯合主辦。來自26個省份的132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共400餘人現場參加會議。另有來自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和我國港澳地區的11000餘名觀衆通過線上直播觀看了會議。

論壇開幕式現場

11月7日上午的論壇開幕式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祕書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俊超主持。主論壇分爲上下兩場,分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成都師範學院原校長陳寧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監事長、瀋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樸雪濤教授先後主持。

張煒教授致辭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教授在致辭中歡迎各位來賓,並鼓勵院校研究分會繼續深入發揮在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的積極作用。

張安富教授致辭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理事長張安富教授致辭時指出,本次論壇聚焦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面臨的新形勢,將促進院校研究更好地服務於高校改革發展。

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朱徵南致辭

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朱徵南祝賀本次會議勝利召開,期待與各位專家共同研討高等教育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加快推進陝西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郭立宏教授致辭

陝西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西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郭立宏教授祝賀會議召開,並希望省內外各兄弟高校和機構不斷深化合作,共同爲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胡建波教授致辭

西安歐亞學院創辦人、董事長鬍建波教授致辭感謝各位嘉賓的到來,並表示西安歐亞學院願意作爲實驗基地,與各位專家攜手共同研究和探索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全新質量內涵和實踐路徑,爲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貢獻力量。

主論壇報告階段,9位國內外一流學者圍繞“高等教育普及化與高校人才培養”進行了主旨演講。

劉獻君教授作報告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創會會長、名譽理事長劉獻君教授作了《努力推進中國院校研究走向成熟》報告,他圍繞中國院校研究成熟的條件、標誌以及推進過程中的工作重點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院校研究走向成熟階段之後,要求更高,遇到的問題更多,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常桐善教授作報告

加州大學校長辦公室院校研究與學術規劃主任常桐善教授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多元化與合作機制》主題報告中,以加州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和加州社區學院的實踐經驗爲例,闡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多元化、分級別辦學以及高校之間合作機制的重要性,進而提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本質特徵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包括高校的多元化、學生的多元化、學習的多元化和教學的多元化。

張煒教授作報告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教授作了題爲《高等教育的層次與結構討論》的報告,他通過對比中美兩國的大專、本科、碩士、博士的規模和結構,指出我國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後,高等教育的結構、層次和區域分佈需要進一步優化。

程星教授作報告

香港城市大學國際事務主管程星教授在《國際(招)生管理:一個亟待開發的研究領域》報告中,圍繞“國際招生管理”,從疫情後的高等教育外部環境和國際經驗出發,闡釋瞭如何進行國際招生和國際生管理,並進一步提出國內大學必須抓住機遇,提升大學國際化的水準。

牟延林教授作報告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學部委員牟延林教授以《完善我國教師培養權的法理思考》爲題,從教師培養權的來源、構成、困局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對《教師法》的修改建議,以保障保證教師培養權落實。

趙炬明教授作報告

華中科技大學院校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趙炬明教授在《失衡的天平:教師評價政策中“重科研輕教學”的制度考察》報告中,採用制度分析方法對大學教師評價中“重科研輕教學” 問題進行了研究,從制度層面解釋了教學與科研“天平”失衡的原因,提出應進一步向學校放權,讓各高校按自己實際需要和條件辦學,設計滿足本校需要的教師評價體系。

史靜寰教授作報告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史靜寰教授在《高教普及化階段的中國大學生學習問題研究》報告中指出,應以“學”爲本,以質量爲導向,構建整合式評價及改進模式,以促進大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結果,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孫建榮教授作報告

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孫建榮教授的報告題目是《高等教育普及化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美國教育認證理念落地中國之思考》。他借鑑美國教育認證理念,對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提出了建議,指出應重點關注學生學習成效,以此不斷提升教學其它方面的質量水平。

辛寶忠教授作報告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哈爾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辛寶忠教授作了《普及化階段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發展面臨的雙重挑戰與應對策略》主題報告,提出適應學生特點、教學內容特點以及培養目標需要,是高職育人機制調整的關鍵。

分論壇現場
分論壇現場
分論壇現場

11月7日下午,“新時代高校領導決策與院校發展戰略” “高校教學改革、課程建設與學生學習”“院校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三個平行分論壇同時舉行,24位學者、研究者就高校特色發展、“十四五”規劃、高校領導模式、課程設計、教師績效與評價、學生學習動機、教學管理改革、院校研究的理論方法與組織等主題,分享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經驗,並就會議主題相關的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

西安歐亞學院校園參觀

11月8日上午,西安歐亞學院院校研究專場案例研討會舉行。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歐亞南區學生客廳、新近改造的人文教育學院教學樓、工科教學樓、教育變革理念展示館、設計博物館等教學場所和校園空間。

西安歐亞學院院校研究案例研討會

隨後,西安歐亞學院校長劉瑾教授主持了院校研究案例報告會。西安歐亞學院副校長李正,校長助理張樂芳、王曉華分別圍繞歐亞戰略規劃演進與反思、“以學生爲中心”的人才培養方案變革與課程體系重構、歐亞高職特色教育模式進行了報告演講,分享了西安歐亞學院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特色以及管理經驗。

西安歐亞學院董事長鬍建波教授在報告中分享了歐亞的質量觀和價值觀辦學理念,闡釋了西安歐亞學院面向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外部環境假設、特殊使命假設和核心競爭力假設,提出民辦高校辦學者應以熱愛爲驅動,秉持清晰堅定的價值觀去辦學,矢志不渝地追求高質量發展目標。與會專家就相關問題開展了研討,高度認可西安歐亞學院在高等教育領域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績,並對下一步發展提出了真知灼見。

論壇閉幕式上,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盧彩晨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李琳琳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校研究所所長雷洪德教授受分論壇召集人委託,分別對三個分論壇進行了總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理事長張安富教授對會議進行整體總結,他在講話中對西安歐亞學院領導、會務組工作人員和學生志願者服務人員的辛勤付出和優質服務表示衷心感謝,指出本次學術年會具有獨特性、高端性、時代性、實踐性等四個鮮明特點,並倡議全體與會人員攜手並進,堅持“有用、有效、開放、創新”四原則,爲繁榮院校研究共同奮鬥。

此次國際論壇匯聚了中外高等教育研究的衆多一流學者和專家,帶來了國內外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階段與高校人才培養相關領域最前沿的院校研究成果與經驗借鑑,爲進一步推動院校研究工作的蓬勃發展,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院校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