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包漿,冬出光,三年核桃紅透亮。

這句話不陌生吧,一對核桃能盤三年,基本上紅潤光亮,討人喜歡。但是即使你能盤紅一對核桃,盤了三年,你真的懂核桃嗎?

我覺得這個是未必的,從技術角度上講,能盤三年者可謂有堅韌不拔的耐心,而且對核桃的盤刷掌握也相當到位。但是從認識的角度講,與初學者並無不同。

其實道理可簡單,你盤核桃還是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的走入到盤核桃應該有的境界內。說這個有點高深,但可以給你通俗的說一下。比如在萬曆十五年的書中說明朝的文官有很多是特別貪的,這個貪不是說貪污錢財,而是對獲得利益特別在意。

但是呢,有時候這些官員寧願被殺頭,但還是會堅持自己的觀點。這個讓很多人都不明白,既然這麼自私自利,爲何還會有執着呢?其實呢,真正理解這部分官員的,只有這部分官員了。因爲明朝推崇四書,四書裏面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觀念,爲堅持自己認定的真理(榮譽),不惜犧牲生命。

盤核桃的觀點實際上也如出一轍,剛開始盤的時候,跟盤了三年是不是一個追求?希望能盤出一對特別紅亮的核桃?而不去思考爲什麼盤?

不去思考爲什麼盤的時候,跟初學者有什麼區別呢?

是不是一點區別都沒有呢?

其實盤核桃的重點不在你能將核桃盤成什麼樣子,而是你能否堅持得了,從盤核桃當中獲得一點點自己的認識。如果能到這個階段,你才能獲得盤核桃的樂趣。

就好比養狗一樣,很多人不明白養狗人爲什麼這麼下功夫。是想將狗養的可以傲視所有狗嗎?還是說讓狗可以橫掃狗羣?

不乏有很多人是這樣想的,但是有很多人養的是小狗,即使天天喂大魚大肉,也不見的小狗能傲視狗羣。盤核桃也是這樣,你盤的再好,你的核桃也不可能成爲核桃裏面的頂尖存在。

成爲不了頂尖的存在,你盤的還有什麼樂趣?往往這個階段纔是衡量一個人是否真的懂核桃。盤核桃的樂趣不在於盤成什麼樣子,而是能夠去理解裏面的一個點。

這個點是,你盤的是核桃,但實際上是在磨練自己的內心。在內心中對核桃有了一個很客觀的認識,對自己有了一個很深刻的認識。之前可能沒有太多耐心去做一件事,但是通過盤核桃,讓自己懂得了堅持的意義,這個要比你盤的如何要有用幾十萬倍。

或許有人認爲這是教條主義,盤個核桃也有這麼多道理,無不是想標榜什麼。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即使我告訴你了,你也懂了,但是你還是覺得不是這樣,這也無外乎你覺得沒意義了。

所以呢,盤核桃盤的是自己,道理也是講給懂的人聽。聽懂的,自然有所收穫。聽不懂的也無關緊要。你的核桃屬於你的,再好,它也不是我的。

是不是這樣呢?有關於盤核桃不懂的,可以在下方留言,會一一給大家解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