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樂遊

《釋名·釋首飾》裏對首飾“步搖”這樣解釋到:"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

步搖的一般形式爲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流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步搖。

甄嬛傳第20集時,甄嬛獲得皇帝專寵,還得到了皇上賞賜的一雙蜀錦鞋,令華妃頗爲嫉妒。

因爲喫醋,便去向太后告狀說甄嬛獨佔恩寵,還特地選了件狐皮大氅做禮物進獻給太后。

太后直誇她難得有這份孝心,不過禮物獻完了,華妃便說起了此次的目的,她說皇上近期賞甄嬛一雙蜀錦做的鞋子,甄嬛又差人做了兩身蜀錦的旗裝,一水兒地穿在身上可標誌了。

其實那蜀錦分明是華妃自己命蜀錦局做的,只是看着上面的花樣是“夕顏”,覺得寓意不好,便聽取曹貴人的意見送去給了甄嬛。

太后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說如今不是蜀錦進宮的時候啊。華妃答道,“莞貴人年輕可人疼,想要什麼沒有呢,只是不知道這一身蜀錦,價值幾何呢?”

好傢伙,原來是喫醋了。想想甄嬛的家世再看看華妃送的大氅,甄嬛和華妃誰更能在不是蜀錦進宮的時間得到,一目瞭然。

於是太后急忙勸道,“甄嬛剛進宮,皇帝把她當小孩子看,自然偏寵些,你得皇帝寵愛多年曉得分寸,該去提點,依哀家看,皇帝心裏你是最重的。”

說完,又賞了華妃一隻鳳凰步搖,平息她的醋意。

步搖象徵着一定的地位等級,尋常妃嬪是不可以戴的。太后說這是她剛做德妃時孝惠太后賞的,因此這支步搖十分珍貴。

華妃得了步搖後竊喜,出了太后宮殿時說起好在太后還算疼她。

但文化造詣不高的華妃卻不知,佩戴步搖須極注重儀態,因此又名“禁步”。太后此舉是要華妃謹言慎行,不要屢生事端。

華妃走後,太后叫人去請皇帝,特地把華妃送的大氅放在了明顯的地方,皇帝看到後問起,太后便說起了華妃送禮的事。

這狐皮是年羹堯在青海平亂所得,年羹堯在外征戰,太后警示皇帝不要忽略華妃。

皇帝瞭然,提到太后賜了華妃一支步搖,想必夜晚燭光下更見華光,定要好好細賞一番。

除了這一集出現的步搖之外,在第64集,皇上賞玉嬈並蒂海棠步搖一對,說是褒獎玉嬈勇闖皇后殿,護持甄嬛的勇氣。

但甄嬛看了之後臉上並不怎麼好,這是爲什麼呢?

之前說,步搖不是一般妃子可用的。玉嬈此時還沒成爲妃嬪,就賜下這樣的尊榮,皇帝明顯就是盯上了玉嬈,有意將其也納爲妃子。賞並蒂海棠步搖,其實就是暗示想要姐妹二人共同侍奉自己。

再者,海棠花式樣的器物需五品以上妃子才能使用,其餘花色的器物任一品階都可使用。可以看出皇上有意封玉嬈爲五品貴人,比甄嬛入宮時的位分還要高,可見玉嬈有多像純元皇后,皇上又有多想納其爲妃。

歡迎關注我@少年常樂遊,從影視入手,講些有趣的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