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在發佈的《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的出境旅遊市場仍然保持了增長態勢,規模達到1.55億人次,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了3.3%;我國2019年出境遊客境外消費超過1338億美元,增速超過2%。另外受疫情影響,2020年出境旅遊市場幾乎處於停滯狀態,1月-6月出境旅遊人數的同比增長率皆爲負數。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出境旅遊目的地依然以亞洲周邊目的地爲主,港澳臺依然是最主要的目的地。我國出境遊在洲際目的地結構佔比中,亞洲繼續佔據首位,之後依次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和其他地區。2019年,中國(內地)出境旅遊目的地前十五位依次爲中國澳門、中國香港、越南、泰國、日本等。

儘管2020年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我國國民經濟依然保持了強勁的韌性和堅定的增長態勢。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增速成功由負轉正,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向好態勢。這些表明出境旅遊發展的經濟支撐依然強固。《報告》指出,各省(區、市)客源地潛在出遊力保持收斂態勢,典型城市的出境旅遊市場保持穩定,包括交通、簽證、支付、語言環境等在內的出境旅遊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都有利於出境旅遊的長期向好。

從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看,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出更加明顯的不均衡性。《報告》指出,未來,我國出境旅遊的恢復和發展,取決於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其中有疫情的防控形勢、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經濟的景氣程度,也有人們心智模式的變化、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科技的發展進步,各種因素交織,共同發揮影響。

隨着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壓力依然很大,無論出境旅遊還是入境旅遊的重新開放,都取決於世界疫情的防控形勢。《報告》認爲,從疫情防控形勢看,按此趨勢,明年出境遊可能穩中向好。主要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恢復開放的心情迫切,但絕對不能在時機未成熟的時候冒無謂的風險。從長期看,出境旅遊遲早會開放,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會改變出境旅遊向好的勢頭。

新京報記者 王真真

編輯 鄭藝佳 校對 柳寶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