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貧困戶不斷“碰瓷”扶貧政策,一個讓人笑不出來的冷幽默

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

基層扶貧幹部常常遇到這樣的糟心事:村子整體已經脫貧,發展形勢不錯,但總有那麼一兩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脫貧標準後仍不滿足,要麼“碰瓷”政策,要麼提出各種不合理訴求,讓扶貧幹部疲於應對,不能不管可又無計可施。“驗收時,只要他說一句不好,幾年的工作可能都白乾了。”一名駐村扶貧幹部說,最怕因爲個別貧困戶一句不客觀的評價,否定了他們付出的巨大努力。(11月10日半月談網)

在扶貧活動中,衆多的貧困戶能積極配合扶貧工作,理解和支持扶貧幹部,最終成功脫貧。但也毋庸諱言,仍有極少數貧困戶“窮狠”,對上門做工作的扶貧幹部提出種種不合理要求,讓扶貧幹部身心俱疲。

據新聞透露,東部某省,一貧困戶家裏總共有兄弟2人,戶主爲弟弟,今年67歲,身體健康;家庭成員爲哥哥,今年70歲,重度肢體殘疾。爲保障貧困戶住房安全,當地政府2018年爲其新建房屋2間。但是新房建成後,弟弟就是不把哥哥搬進去,哥哥仍住在危房裏。當地幫扶責任人多次上門做工作,希望將這名殘疾哥哥接到敬老院集中供養,但都喫了“閉門羹”。在春節走訪時,扶貧幹部爲其送去棉被一牀、食用油一桶、麪粉一袋,卻遭到弟弟詰問:“2口人,一牀被,要我們從中間剪開?”中秋節走訪慰問時,送去食用油一桶,又遭到質問:“爲什麼沒有棉被和麪粉?”基層幹部反映,解決這樣一戶貧困戶的問題,往往需要耗費好幾名基層幹部的精力和時間。

不難看出,這位貧困戶依仗着家中有一個重度肢體殘疾的哥哥,不斷“碰瓷”扶貧政策,提出種種不合理要求,這讓扶貧幹部很是費神和煩惱。對貧困戶“碰瓷”扶貧政策,也不能聽之任之,要什麼有什麼,這樣就會助長其依賴思想,甚至不斷“加碼”,“漫天要價”。

對扶貧幹部而言,扶貧幹部要有“啃硬骨頭”的思想準備,咬定青山不放鬆,仍要一如既往地做好過細的工作,爭取從思想上挖去貧困戶的“窮根”,讓他們鼓起樂對生活的風帆。對相關部門而言,一方面要靈活調整對扶貧幹部的考覈,不能讓貧困戶一句違心的話就抹殺扶貧成績;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對扶貧幹部加大關懷力度,不能只讓扶貧幹部感受到問責的“疼痛”,還要讓其能感受到激勵措施的“心動”。

一個貧困戶因爲“碰瓷”扶貧政策而耗住幾名扶貧幹部,這是一個冷幽默,但願這一現象別再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