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充分肯定各地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效,进一步调动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的积极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对一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先行先试、工作扎实、成效显著,资金使用规范、档案齐全、信息化水平高的典型地区进行了通报表扬,全国共有27个地级市、200个县(市、区)获此殊荣,银川市是宁夏唯一获通报表扬的地级市。

“过去村民经常因为挤占几分地闹矛盾,想流转土地的农户也说不清准确的土地面积。”11月8日,记者来到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了解农村土地确权给农民带来的红利,村党支部书记马瑞宁告诉记者,土地确权后大大方便了对农户土地的管理,而且几乎所有村民都流转了土地,不仅实现个人增收,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近年来,宁夏银川市紧紧围绕土地制度改革主线,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财产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不断强化承包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切实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权利。

通义村村民谢金伟通过流转村民的土地发展种植业,成为专业种植大户杨周宸乐摄

银川市按照稳定所有权、维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遵循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流转。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流程,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银川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到73.26 万亩,流转率超过58%,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以确权颁证为基础,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体系、配套措施和操作流程,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农地抵押贷款提质增量扩面。银川市已有6 家金融机构开办农地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3035 笔共2亿元。

在灵武市农村商业银行梧桐树支行,灵武市梧桐树乡陶家圈村村民马占强正在办理贷款手续。他告诉记者,去年得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可以抵押贷款,他就开始贷款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作物从粮食慢慢转变为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也逐步扩大。

马占强正在办理贷款手续杨周宸乐摄

“我有20亩地,去年贷了8万元,试种了5亩西红柿,收益还不错。今年又种了6亩柿子,收益12万多元,加上种的水稻、玉米等作物,年收入达到了17万元。”马占强说,过去想贷款要到处找担保人,贷款金额也不大,现在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太方便了,随时随地就能办理,几天时间钱就到账了。

“我又申请了10万元的贷款,来年准备再扩大西红柿的种植规模,种上10亩西红柿,明年收入还能增加不少。”马占强笑着说。

据悉,银川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于2013 年试点开展、2014 年全面铺开,2016 年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自治区总体成果验收。截至目前,银川市已确权面积126.33 万亩,确权率92.06%;已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139277 本,发证率超过98%;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累计达73.26万亩,流转率超过58%。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稳步提升,银川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通讯员杨周宸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 责编:曾震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