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总是痛的,星标我们陪你

文/陶瓷兔子,头图基于CC0协议使用

1

有关《金瓶梅》里的三个大女主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我写过其中两个(【潘金莲:她不只是个坏女人】,【让张爱玲为之痛哭的最惨女主:人最大的拎不清,原来是这两个字】),可对于剩下的一位春梅,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不仅仅因为兰陵笑笑生给她安排了一个近似于烂尾的仓促死亡,更是因为她短暂的一生中有太多让人看不懂的一波三折。

春梅出身不高,在潘金莲入西门府之前,她不过是正式月娘房里的一个小丫头,由西门庆做主,拨给了潘金莲做掌事丫鬟。

潘金莲是出了名的妒,可对“性聪慧,喜谑浪,善应对”的春梅,却是反常的友爱亲善,不仅不让春梅再做洒扫的粗活,还大大方方让西门庆“收用”了她。

春梅是真的聪明,刚被分到潘金莲房里不久,就靠自己的智商为潘金莲立了一功。

潘金莲和小厮琴童调情,惹得西门庆生疑,要打潘金莲鞭子。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春梅,却像个没事人似的不哭也不求情。

等西门庆打累了骂累了,来春梅房里喝茶,她甚至还把西门庆教育了一通:

“这个爹,你好没的说,和娘成日唇不离腮,娘哪肯与那奴才。这个都是人家气不愤俺娘们,作出这样事来。爹你也要个主张,好把丑名顶在头上,传出去好听?”

你看,这是多高明的一步,潘金莲跟小厮调情,整日跟潘金莲形影不离的春梅本就也脱不了干系,如果她上来就抱着西门庆的大腿痛哭求情,不仅帮不了潘金莲,甚至还会惹的西门庆更加反感,火上浇油。

所以她选了相反的一招,用看似冷淡的态度把自己摘出去,然后给西门庆讲道理:

潘金莲一心都在你身上,哪儿看得上什么小厮,这不过就是府里女人间勾心斗角的小把戏,你信了,就是把绿帽子往自己头上戴,说出去也丢人。

一番话说得西门庆立刻息事宁人,也让春梅真正成为了潘金莲的心腹,在勾心斗角的深宅大院里,获得了难得的真挚友情。

2

春梅也很有脾气,凡是惹了她的,她都要“以牙还牙,十倍奉还”,她跟潘金莲串通一气,整倒了曾经打过自己的二房孙雪娥。

来西门府唱曲儿的乐妓申二姐不过是说了句“你春梅姑娘她稀罕?怎的也来叫我”,就被她骂的灰头土脸哭哭啼啼的离开了西门府。

明明只是一个丫鬟的身份,摆出的却是正头娘子的架势,可有趣的是,西门庆对春梅的“不守己”不仅不恼,甚至还有几分欣赏和纵容。

我有时觉得,西门府里的春梅很像是大观园里的晴雯,伶俐,倔强且骄矜,如同一朵带刺的玫瑰花,让人恼火,但总是不忍心摧折。

春梅的好运还不仅于此,西门庆刚死不久,正房月娘一向看不惯春梅和潘金莲的沆瀣一气,把春梅赶出了门,卖给了另一家做小妾。

看似到了命运的末路,却奇迹般的一路开挂。

买春梅做妾的周守备不仅不计较春梅的出身,还非常喜欢她,把府内大小事都交给她打理,一生下儿子就被扶了正,成了风风光光的官夫人。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春梅无疑就是第二个幸运无双的孟玉楼。只可惜,这天赐的一把好牌,却被她打了个稀烂。

跟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偷情,勾搭守备府的管家李安。周守备战死之后,她更是毫无顾忌的缠上了一个19岁的“小鲜肉”,最后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小鲜肉的身上。

这就是春梅的难写之处,不同于潘金莲迫于贫困的无可奈何,也不同于李瓶儿情根深种的不可自已,庞春梅是真真切切有过走出悲剧的机会。

可怪就怪在她是在已经走出了荆棘之路,眼看面前就是康庄大道时,又猛回头一路狂奔,以八匹马都拉不住的架势,死命扎进了悲剧的黑雾里。

她若是蠢笨不开窍的孙雪娥也便罢了,可春梅明明是个聪明人,为什么偏去做了一件又一件的糊涂事?

3

我是在前几天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忽然想通了这个问题。

朋友是个程序员,做事又高效又认真。跟机器打交道嘛,越是死磕,越是一丝不苟,就一定更容易出成果。他的业务能力一向都是公司的翘楚,去年年底考评的时候被提拔成了经理,坐上了管理的职位。

他管人也像写代码,眼里一粒沙子也容不得。程序员的压力和工作量本来就大,在他手下干活实在像种折磨。还不到一年,手下的人已经走了一半,就在上个月,他又被从经理的位置上抹了下来。

聚会的时候他说起这事儿又郁闷又委屈,不是没有人跟他说过“律己要严,管人要松”,可道理都懂,每每事到临头,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完美主义。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他的潜意识悄悄说。

他一个没权没势没后门的普通人,不就是靠着自己的一丝不苟,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吗?如果不这样做,哪里轮到他有出头之日呢?

所有尝过“做自己”甜头的人,都不免要面对这个悖论:

如果有一天,你必须要靠改变你的性格和价值观,才能守住你用这种性格和价值观赢来的一切。

你甘不甘心,你敢不敢。

4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当曾经助力你成功的东西,反过来成为你的掣肘,你一切都懂,却还是舍不得把它推翻重建。

春梅不也是如此吗?

她只讲情分,不分是非的处事风格,让她得到了潘金莲的友谊。

她的伶俐和桀骜不驯,让她得到了西门庆的另眼相看。

她的倔强,让她在被赶出西门府的时候仍然能昂首挺胸的开始新生活。

可同样一种性格,在不同的处境里,就成了毫无底线,骄横跋扈和为所欲为。

我想她或许在某个夜深人静之时闪过“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的念头,只是人总是这样,无论在夜里有什么样的豪言壮语,起床后还是会本能的靠近自己最熟悉的东西。

于是被曾经成全过自己的东西吞没,一步步走入看不见光的无底洞。

庞春梅的命运,或许是给所有人的一声警钟。

每种性格都是一枚硬币,你享受这枚硬币正面带来的荣光,就也必须要提防背面可能导致的苦果。而最难的一关,就是自己对旧日成功的依依不舍。

你靠“做自己”得来的一切,都要靠“不止做自己”才能守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