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夜

近日,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關於納卡地區的爭議並沒有削減,雙方的戰火還在持續。從不斷被曝出的消息來看,阿塞拜疆憑藉着更勝一籌的實力,正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一方面得益於土耳其在背後的暗中支持,另一方面阿塞拜疆的實力的確要優於亞美尼亞。一些專家分析,阿軍已經開始爲接管納卡地區做準備,並將徹底消滅駐紮在納卡的亞美尼亞軍隊。

此種情況下,按說俄羅斯理當會爲亞美尼亞撐腰,但俄方卻在阿軍數次求援之下遲遲未動,不過在第三次停火失敗之後,俄羅斯終於看不下去了。10月29日,俄軍開始將部分部隊調往亞軍邊境地區,接管了一部分敏感地區的治安權。意料之外的是,俄軍部隊剛到不久,就受到了阿軍的襲擊,更是讓事態變得緊張。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11月9日當天,俄羅斯一架米-24正在爲亞美尼亞軍隊執行護送任務,儘管當時處於亞發境內的邊界地區,但此地同樣靠近阿塞拜疆實控線。飛在天上的米-24成了明顯的目標,阿塞拜疆在沒有搞清楚情況下,直接發射一枚精確制導導彈,將俄羅斯的米-24一發擊落,而機上的兩名俄軍駕駛員當場斃命,米-24也被徹底損毀。此後,俄羅斯官方當即發佈聲明並表態:這架米-24直升機在亞美尼亞境內飛行,並不在阿亞雙方交戰區域。在得知擊落了俄軍的直升機之後,阿方迅速承認表示這是一次“誤會”,在經過一系列的道歉賠償承諾之後,還是爲時已晚。

事實上,在被米-24被擊落之前,俄羅斯針對亞美尼亞只是出於人道主義的援助,並沒有徹底干預到雙方的爭端中去。但就是此次擊落事件,讓俄羅斯有了足夠的理由放開手腳,介入戰爭。顯然,阿塞拜疆此次的道歉已經毫無用處,據俄羅斯陸軍參謀部司令透露,在事件發生後,俄軍的機械化部隊正式開赴交戰區,也就是納卡地區。一天時間便將414名維和人員,數十輛軍用汽車,8架直升機,90輛裝甲運輸車、380輛汽車和其他技術裝備以及多架無人機派出。

除此之外,俄羅斯空軍在當天便召集了8架伊爾76,以及安-124專門用於後續武器裝備的投送。而相關直升機也會把維和部隊人員和器材運送到難以通行地區。實際上,在俄羅斯介入之後,俄,亞,阿三國領導人便發佈了停火聯合聲明。普京更是表態,納卡地區的全面停火應於11月10日生效,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將保持已經佔領的陣地並交換戰俘,俄羅斯維和人員將進駐納卡衝突地區。此次事件不難看出,惹到“戰鬥民族”的後果有多麼嚴重,俄羅斯一出手便將兩國從戰火重新拉回談判桌,讓戰爭問題轉變爲政治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