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失去看作另一種陪伴形式,才能理性面對喪失反應。

心理學弗洛伊德認爲,可以把一切心理問題,都看作是不冷靜的“喪失反應”。心理學家阿德勒也認爲,個體的匱乏感造成了自卑情結。一個人的自卑情結,對他的信念、認知、情緒、動機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匱乏感與喪失有着共同之處,前者表明個體迫切需求某樣東西。這既可能代表個體一直缺乏某樣東西,也可能代表個體原本擁有但是失去了某樣東西。後者表明對某樣事物的失去,原本爲個體所擁有的事物,因爲某些原因失去了。喪失之後,不僅會造成個體的匱乏感,隨之而來的還有挫折感、自責感和內疚感。

喪失,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得如此頻繁

對於嬰兒來說,離開母體的那一刻就面臨着喪失。對於嬰兒而言,他再也不能保證源源不斷的能量供給了。儘管父母仍然會照顧好他,但是對嬰兒而言是不知道的。他不能確定、無法信任父母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在喪失熟悉的環境的那一刻,就大哭了起來。在未來漫長的人生中,每當我們失去某樣事物時,仍然會本能地哭泣。隨着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意識到父母可以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嬰兒的喪失反應就會逐漸消失,這是因爲嬰兒信任了父母、信任了周圍的環境。

在個體幼年階段,因爲父母再也不能像嬰兒時無微不至地關注他們,於是再次產生喪失反應。這個時候的兒童還是會頻繁地吵鬧、哭泣,目的是吸引父母的關注,從而獲得需要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愛。由於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所以孩子的需求並不會完全滿足。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儘管內心仍然有匱乏感,但是這種喪失反應也會被削弱。他們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儘管沒有完全得到,但是已經沒有了完全的喪失感。

等到他們離開家庭,準備上學的時期,又將面臨着喪失。在幼年階段,儘管沒有嬰兒時期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也總比離開家庭要好很多。現在他們要上學,要離開家庭,新的喪失反應來臨。他們需要對新的環境進行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面臨不信任、不安全感,心理上會有壓力、會擔心自己不能勝任新的情境。適應良好的同學,能夠更快地消除內心的喪失反應,融入到大集體中來。適應力較弱的同學,仍然長期與內心的不安與匱乏感相處。

除了離開熟悉的環境,進入新環境的喪失感,還有太多太多的喪失。失去爺爺奶奶,失去外公外婆,失去最好的朋友,失去最愛的戀人,失去一份工作,失去心愛的寵物,失去自由支配的時間等等。喪失,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得如此頻繁,讓我們總是措手不及。心理學研究發現,原本爲個體所擁有的東西,一旦失去後對個體的心理打擊是巨大的。個體將對自我產生懷疑,甚至是出現否定自我的念頭。長此以往,個體面對生活的態度會越來越消極。只有客觀應對喪失反應,才能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如何面對生活中失去的東西?

充分的情感釋放

失去某樣重要的事物,一定會造成短暫的意志消沉,情緒波動,這是人之常情。心理學家也認爲,心理問題不是喪失造成的,而是在喪失後沒有充分的情感釋放造成的。由於個體面臨喪失時,會有挫折感、壓力以及焦慮,爲了克服這種不愉悅的感覺,個體就會極力壓抑喪失反應,造成未充分釋放的情感積壓在內心。久而久之,個體內心積壓了太多未充分釋放的情感,就會面臨心態崩潰。只有在面臨喪失時,充分的釋放情感,才能不留任何心理陰影,對個體的成長才最有利。

減少不必要的自責和愧疚

喪失反應的一種重要情感是自責和愧疚,由於個體認爲失去某樣事物,是自己沒有盡力的原因。這種情緒不利於的成長,長期處於愧疚與自責之中,將會產生許多心理問題。你需要明白,一味地自責和愧疚,並不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想辦法讓自己儘快接納這一事實,並且要清醒地意識到,很多事物都不能陪伴你一輩子,有擁有就會有失去。只有當你擁有它的生活,好好珍惜它,你纔會不留遺憾。

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有些東西不是失去了,而是換了一種陪伴你的形式。分析問題時,不要過於偏執,一個方向上想不通,就換一個方向想。當你意識到你所失去的東西,只不過是換了一種陪伴你的形式時,你內心的喪失感就不會那麼明顯了。除了充分情感的釋放,你也要振作起來,儘快迎接新的挑戰、新的生活。如果你總是沉浸在失去中,也未必是你所失去的事物的想法。把失去當作激勵,鼓足直面未來的勇氣,當你再次踏上人生旅程時,你會更加珍惜所擁有的東西,更加坦然面對失去的東西。

總而言之,理性客觀地面對失去的事物,減少過激的喪失反應,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迎接新的挑戰。

作者:九霄雲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