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臺玉館照青紅,夢斷思陵檜柏風。三十二門金鎖合,年年春到掃梧桐。——陳允平

文物,一直以來都受我們國家的保護。它不僅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而且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結晶。而各朝各代遺留下來的文物對我國曆史研究做出來非常大的貢獻。通過對歷史文物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古代人民的經濟文化的繁榮程度,瞭解各朝代的文化背景,更能通過這些文物感知先人的思想和行爲。

而這些文物,自然就成了現代人瞭解古代生活習性一種方式,也成爲歷史發展長河中一種文化的印證。然而,水下考古事業就成爲一種順應時代而生的行業。而現如今水下考古事業的開展,卻是因爲一個來自英國的西方人。而他就是水下考古事業的剋星--邁克·哈徹。

文物

一、出生悲慘,渴望逆襲

邁克·哈徹的身世特別可憐,是出生在英國的一名孤兒。在當時,英國對於這些孤兒是有專門安置的住所的。而孤兒院的院長看邁克·哈徹可憐,就收養了他。從此,哈徹就成了孤兒院的一員。孤兒院的孩子很多,而哈徹開朗的性格也收穫了很多小朋友的喜歡。在孤兒院裏,這些孩子的生活很幸福。

在平常,孤兒院的院長會給孩子們分一些玩具,而熱心的哈徹會叫來小夥伴一起玩,就連院長分給他的麪包,他也會偷偷的給沒有喫飽的好朋友喫。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走出孤兒院,擺脫這種貧苦的生活,從此過上幸福的日子。

文物

二、意外發現,開闢自己的水下王國

就這樣,哈徹心裏誕生了暴富的念頭。而那個時候,孤兒院的書架上總會擺一些書,讓這些小朋友閱讀。而一心想過好日子的哈徹就對尋寶的書籍特別癡迷。他孜孜不倦地看着這些尋寶的書籍,決定長大以後要幹一番“大事業”。隨着年齡的增長,哈徹也從當時的懵懂少年長成一個風度翩翩的男人。

在他30歲的那年,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創立了一家海洋打撈公司,而公司的主打業務就是打撈一些在戰爭年代沉於水下的軍艦以及專門運輸商品的船隻,把打撈上來的東西變賣,以此來“發家致富”。

沉船

然而,偶然的一次機會,哈徹在南海打撈到一搜古船,而古船上面的財寶和瓷器就有上萬件。看到這麼多的古物,哈徹一時間覺得特別的高興,在他看來,這一定是上天的眷顧,纔會讓他得到這麼一大批的寶藏。

而得到寶物的哈徹並沒有從此收手,他覺得這片海域一定有更多的財富等他發掘。於是,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南海海域的挖掘中。爲了能更好地瞭解南海這片海域,他購買了大量的書籍,夜以繼日的研究。還找來了優秀的團隊和人員和他一起研究這片海域。

海底文物

而每次有所發現的哈徹都用筆記錄下來,標註每一處地方的特別好重要之處。終於,他的“誠心”感動了上帝。在一次南海的打撈中,他發現了一個東方的“泰坦尼克號”。興奮的他立馬叫來更多的人進行打撈。而這艘船上的文物打撈出來的時候,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

這些中國的文物雖然沉沒地下已久,但是卻沒有失去它們的光澤,在太陽底下的文物就像保存完好的物品一樣,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爲之心動。而這些清代康熙年件文物,足足都上百萬件。每一件都是精品,而哈徹深知物以稀爲貴的道理。

然而他內心有一個私慾,爲了不讓大量的文物流入市場而貶值,他在這些精品文物中挑選了36.5萬件更好的文物,而剩餘的60萬件統統被砸碎,而他帶着36.5萬件的清朝文物遠赴德國進行拍賣。

海底文物

三、拍賣一舉成名,中國卻無一人出手

哈徹就這樣帶着“滿載而歸”的文物,進行了拍賣會。而這些被拍賣的文物,讓哈徹掙的盆滿鉢滿,所賺財物達3000多萬美元。而發了橫財的哈徹卻從不死心,在另一次的南海打撈中,把打撈後的中國文物輾轉到荷蘭進行拍賣。而這次的拍賣轟動一時。但當時我國法律還並未完善,在國際法律中也沒有具體的限制要求。

面對這一情況,中國無可奈何也無能爲力。只能看着這些價值千億的文物流入他人之手。而哈徹這個就考古事業中“剋星”也在多年的販賣文物中獲得數億元,成爲一真正的富翁。

文物

四、小結

現如今,哈徹也已經老去,不再從事這一行業。而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國的水下考古事業也積極地開展着。而每當談起這樣的事,我國水下考古家張威就會說:如今的水下考古都是哈徹給“逼出來”的。

所以,爲了保護國家文物不被別人掠奪侵犯,爲了我們保護國家的財產利益,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這一事業當中去,併爲我國的海洋考古事業作出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