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固執、不聽勸、好爭辯?偏執性格瞭解一下

偏執是指過分地偏重於一邊的執着。 偏執的人通常擁有過強的自信心,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易嫉妒,善詭辯,即使有時候理屈詞窮,還要強詞奪理,責怪他人不對,顯得異常固執任性。

比如,在考試複習時,過分相信自己的感覺,只複習自己覺得重要的部分,對其他人提供的重點內容不以爲然,結果往往考試成績不佳;或者,在生活中,對於他人給出的建議置之不理,就算自己是錯的,也不會去改,頗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氣勢。

偏執的人往往人際關係不佳,常因固執、不聽勸、好爭辯而致使周圍的人不願與其共事。這種心理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很容易發展成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的成因

01

先天性格所致

敏感多疑、心胸狹窄、好爭鬥的人容易產生偏執心理,此類人在人際交往中經常以自我爲中心,因爲一點小事就與人爭論不休,不能寬容他人的過錯,遇事常片面理解,容易產生成見。比如,電視劇《渴望》中的王亞茹就是偏執型人格,她自負清高,孤僻多疑,說話辦事全憑個人意願,且極易衝動。

02

成長環境所致

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積極的影響。一般認爲,在兒童成長時期,父母經常吵架的孩子容易產生自我孤獨和與人疏遠的傾向。

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與發展,如有些孩子幼年時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絕的家庭或單親家庭裏,容易缺乏安全感,對周圍人不信任,特別是在青春期過後,容易形成偏執信念,影響心理健康成長。

03

自我苛求所致

有些人對自己要求極高,且往往不切實際,除此之外,他們還不願別人提及自己的缺陷,如身材矮小、長相一般、講話口吃等。其實,此類人深知其缺陷所在,併爲此自卑且十分敏感。因此,一旦有人談論到與這些缺陷有關的話題時,他們就格外敏感,即使別人並未提及他們,他們也會與人爭辯一番。

偏執的自我調控

01

正確的自我認知

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他們常常對自己的偏執行爲持否認態度。因此,要緩解偏執心理,就需要尋求外界的幫助,可以通過家人、朋友向他們解釋偏執心理的種種表現,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確實是出現了心理問題。只有不再固執己見,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才能正視客觀現實。這是緩解偏執心理的第一步。

02

自我控制法

在意識到自己的偏執心理後,就需要對自己進行反思。當頭腦中出現一些非理性觀念時,比如“他說的不對,我只相信自己;他肯定是在針對我,我必須反擊等”,都要及時提醒自己,這種觀念很有可能是錯誤的,不應該這麼想。要學會自我剋制,自我疏導,控制不良情緒的發生。當與別人觀點有衝突時,應儘量避免爭吵,要提醒自己虛心、耐心,不要過分強勢、強詞奪理。

03

交友訓練法

偏執的人往往人際關係較差,朋友很少。所以,要擺脫偏執心理,就需要學會與人交往。首先,學會信任他人,相信大多數人是友好的、可以信任的,只有先相信他人,他人才會反饋給你同樣的信任。

其次,在交往中要學會主動幫助他人,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互幫互助就顯得尤爲重要。最後,還要避免與朋友爭吵,在遇到矛盾衝突時,要冷靜下來,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不應咄咄逼人,非要爭個高低勝負,這樣不僅對雙方沒有一點好處,還會導致關係僵化。只有這樣,才能收穫友誼,逐漸擺脫偏執。

主編:張持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