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镇化新格局,积极推进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程。11月8日,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我市东峰路南延、南中环东延、中心街东延、龙城大街东延四条道路集中竣工通车,那么,这四条路的投入使用会给省城人民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对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记者今天上午采访了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史恩义教授。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授 史恩义】

(它可以服务于民生 对我们太原市市民的出行 尤其是南部和东部地区的居民出行更为的方便 也更为便捷地连接了榆次大学城 我们太原东边的山西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的新校区 有利于高科技的产业的发展 四条路的开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为我们项目的发展 招商引资 对外开放 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龙城大街东延工程西起东山过境高速,东至太榆界;南中环东延工程西起东中环与南中环立交,东至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中心街东延工程西起东中环,东至东峰路;东峰路南延工程北起坞城东街,南至龙城大街。四项工程总投资33亿元,全长12.91公里,为双向6—10车道,共同构成了我市与晋中市的快速通达主干道。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授 史恩义】

(广泛的范围看的话 可以加强与其它省市的联系 进一步扩大山西省对外开放 有利于太原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 太原市这几年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 国际物流 人工智能 制造业等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

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省会形象,实现太原与晋中两市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力打造太原都市区核心引擎,此次四条道路的集中开通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市在这方面的短板,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也将借力“起飞”。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授 史恩义】

(因为(太原)是个内陆城市 所以从国家整体的发展来看的话 是要从高科技 技术进步这个方向来发展 应该更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来提高我们整体的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

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是我省我市近年来制定的发展战略,史教授告诉记者,四条道路的开通运行,不仅可以降低交流成本、企业运输成本和其它一些交易成本,提高竞争力,而且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了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对于大太原经济圈的形成将发挥积极作用。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授 史恩义】

(这种框架拉开的话 就是能够发挥我们这个省会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 能够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 形成我们大太原经济圈 太原市提出工业强市战略 就需要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 与中部其它省会城市来比较的话 太原市的面积相对要小 而我们传统的这个太原市的工业主要是重工业 我们新兴产业的快速地发展 就需要更大的空间 比如说我们的高科技 我们的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 电子商务 国际物流等等 这四条路的集中开通 连通了太原市和晋中地区 更大的拓展了发展空间 有利于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更有利于我们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