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偉平

隨着科技的發展及車市競爭的白熱化,各個汽車品牌都爲自家車型配備上各種黑科技配置,原本在豪車纔可見的配置,也在普通車中找到了。

人們對車輛配置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但這些配置我們真的需要嗎?很多人買車時看着怦然心動的黑科技配置,買回家後卻沒用幾回。

不僅購車時多花了金錢,日後還增加了發生故障的可能性。今天大師來盤點一下那些看着厲害,實則沒太大作用黑科技配置。

01

自動啓停

自動啓停系統通過車輛在停止狀態下將發動機熄火,而要行駛時馬上啓動發動機,從而達到省油的目的。

雖然這個裝置在地廣人稀的外國廣受好評,但在我國經常發生擁堵的城市路況下,就不那麼喫香了。

在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中,自動啓停不僅不會讓油耗降低,反而會因爲頻繁的啓動而噴出更多的燃油。

再加上發動機頻繁啓動產生的震動會令到車廂成員產生不適感,自動啓停系統已經被很多車主列爲上車必關的配置。

02

無鑰匙進入

只要把車鑰匙隨身攜帶,當你走近車輛時,車輛便會自動解除防盜狀態。離開時,車主把車門一關,走遠之後,車輛便會自動上鎖並進入防盜警戒狀態。

這樣的配置聽起來確實非常便捷,無需再掏出鑰匙對車輛進行操作,而且在你雙手拿着重物不能操作車鑰匙時,無鑰匙進入更是你的好幫手。

但這個配置也有不便之處,哪怕車輛已經配備了無鑰匙進入,但很多車主出於不信任以及防盜意識強,在離開車輛時依然會通過車鑰匙鎖車,無鑰匙進入的使用場景則被削弱了不少。

另外部分強迫症車主有鎖車拉車門確認鎖好的習慣,無鑰匙進入功能真的會令這部分車主抓狂。

03

自動泊車

大師第一次聽說這個功能時,簡直兩眼放光,對於一些駕駛技術不嫺熟或者覺得泊車很麻煩的人來說,自動泊車系統簡直就是救星。

可惜,自動泊車系統在使用過後便瞬間解毒了。

目前來看,自動泊車系統依然不夠成熟,一方面,部分車型在自動泊車過程中依然需要駕駛員參與。

另一方面自動泊車系統並不是那麼智能,它能停進去的車位,你也可以輕鬆停進去,但你可以停進去的車位,它卻未必能停進去。

更爲重要的是,最近曝出新聞,某車型在自動泊車過程中與停在旁邊的靜止車輛發生刮蹭。

如此看來,一項自己最後會嫌棄不用的配置,當初還不如不選。當然,大師還是期待未來會有更聰明,更讓人信任的自動泊車系統出現。

04

電吸門

電吸門通常出現在一些頂級豪華轎車中,當車門未關好的情況下,車門會自動吸合直到完全關閉。

這項功能作用在於關閉車門時無需大力即可完全關好車門,同時關門動作也更爲優雅。

但是,電吸門的力量大概在600牛左右,換而言之,如果車門被誤推,手指被縫隙夾住,那相當於被一個成年人穿着高跟鞋站立在手指上,危險性可想而知。

迴歸到實際使用場景,有多少用戶會因爲有電吸門,而故意關門時收力讓它自己吸上呢?一氣呵成帶上車門難道不是更省力方便嗎?

可能這種配置就像存款,車價都如此高昂了,配置我可以不用,但你不可以沒有。

05

越來越大的中控屏

自從特斯拉將大屏幕裝進車裏,許多品牌便跟着走上了這條“大屏幕”的不歸路。

10寸、14寸、17寸,中控屏的尺寸膨脹到永無止境。屏幕數量也從原來的一個,擴展到如今五六個。

但大師要吐槽的是,部分品牌的中控屏雖然尺寸是足夠大了,但操作界面以及屏幕畫質廉價得像老人機一樣,這難道不是放大了車型缺點嗎?

在晚上開車過程中,過大的中控屏幕也會滋擾到駕駛員的視線,真的是喫力不討好。

06

手勢控制

一開始聽起來真的狂暴酷炫又炸天,但手勢控制在大師實際體驗下來,識別率並不高,甚至會出現與本意相反的系統反應。

如今無論是德系豪華還是自主品牌,都有部分車型出現了手勢控制功能。

最常見的使用場景通常爲切換界面以及調節音量,但在這兩項操作請求中,物理旋鈕以及觸控屏幕表現出的精準度以及響應速度都吊打手勢控制。

那麼手勢控制的存在又有多大的必要性呢?

大師結語:

以上的黑科技對某些車主、某些場景確實帶來便利,但大家不要忘了,這些配置都是需要成本的。

但可能出於配置的使用場景雞肋,或配置體驗不佳等原因,導致選上的黑科技配置,直到賣車時也沒用上幾回,着實是有點破費,當然土豪除外。

雖然如今人們對配置的追求永無止境,但一些看似黑科技的配置並非適合所有人,大師也趁此機會@車企們,配置可以高,實用更重要。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