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整理书籍的强万达

“等会儿啊,我得赶集卖书去,回头再说!”

“干嘛都得有好身体,你们年轻人得多锻炼,多为国家作贡献!”......

在静海区静海镇下三里村的集市上,总能看见一个嗓门老高、满脸胡渣的大爷蹲在书摊上吆喝着卖书,他就是强万达。说起强万达,认识他的人就一个评价——“太倔了”。

“85岁的人了,在家享享清福多好,天天捐书,怎么说也不听!”说起强大爷,老伴罗中云也忍不住“吐槽”两句。

强万达和老伴儿住在静海镇南泰楼社区,老旧的屋子和一台用了快10年的电视机几乎囊括了老两口的所有生活。但和其他老人不同的是,强万达喜欢读书,更喜欢送书,捐书这件事他坚持了3年。按他自己的话说,“我们想在晚年为社会做点事情,没别的本事,就只能捐点书。”

如今,强万达一直执着的“心头事”正温暖着很多静海人的心。

“必须坚持捐,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早上5点刚过,天还没亮,强万达就推着三轮车直奔自家的小仓库。仓库门的钥匙,他每天都带着,连睡觉的时候都压在枕头底下,他说这个仓库就是自己的“藏书阁”,里头都是“宝贝”。

“这些书都是我从河北沧州批发来的,这几年我也不知道去了多少趟,火车票攒了一厚沓子。有的书拉回来就直接捐了,剩下的书,我摆个书摊义卖,卖的钱,买了衣服捐给有困难的人。”强万达说。

强万达在仓库里整理要捐赠的书

老伴儿罗中云说,“他年轻的时候就闲不住,今天帮帮这个,明天帮帮那个,我也是看他人好,才跟他在一起的。”

强万达和老伴儿罗中云聊天

强万达年轻时候就喜欢看书,每个星期都去静海图书馆借书读。有一次,他看到好心人捐书改变了孩子一生的故事,感动的满脸泪水,就此萌生了捐书的想法。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别人能做好事,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强万达的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记载着这些年送出去的书和送书欠下的账。

强万达翻看用了多年的账本

在强万达的书摊上摆着“义卖”和照顾残疾人、孤独老人等群体的牌子。有人来买书,他都会先问问对方的工作,有时候就把书白送给人家。

“把书捐出去,看着大伙笑,我心里就高兴了。”强万达说。

强万达最近一次捐书是给静海镇各村的环卫工人,他围着城区骑了几十公里,给510多人送书上门。

如今,强万达已经向子牙镇小邀铺村学校和台头镇三堡村学校捐赠书籍总价值18220元,向静海镇捐赠书籍总价值2950元,为台头镇大六分村捐赠书籍价值8000元,为子牙镇小邀铺村五保户捐赠棉衣12件。截至目前,强万达捐赠的物品总值30200多元。

“趁身子骨硬朗,我想帮街坊邻里多做点事”

强万达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骑自行车。他掏出一个本,上面记着去过的地方。他喜欢边骑车边观察静海的发展,他都看在眼里,装在心里。强万达感慨道,“这些年静海的变化太大了,大伙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咱老年人也得出力。”

在街坊邻居眼里,强万达是个“爱管闲事”的大爷,一眼没看见,他又不知道给自己揽了什么活。

冬天,每逢下雪,强万达提前就把雪铲、棉衣放在床头,第二天天不亮就出门扫雪,一干就是两个小时。在邻居们出门前,他就已经把楼前主干路都清扫干净。

“早上孩子们要上学、年轻人要上班,我早起把路都扫干净,方便大伙出行。”扫雪后的强万达手上长了冻疮,老伴儿罗中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边埋怨着,一边忙着帮他擦药。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头永远装着别人,自己身上那件破棉衣穿了20多年,却给别人买了好几件新的,自己省吃俭用,给别人捐钱。”说到这,罗中云的眼中泪光闪烁。

强万达知道,自己这些年能安心做这些“芝麻大点的小事”,多亏有老伴儿的默默支持。

老两口的合照

南泰楼是一个老旧小区,每栋楼的楼门口都有专门倒垃圾的垃圾道。看到垃圾道不整洁,强万达自掏腰包,买来砖头砌成垃圾围挡。

看到小区里道路难行,强万达又骑着三轮车拉来沙子和土,把道路填平,方便大伙出行。

看到楼道墙面被乱贴乱画,强万达把自己所在的楼栋从1楼到5楼全都粉刷了一遍。

这位“倔强大爷”几十年如一日地用实际行动温暖着静海群众,传播着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社会正能量。

来源:静海融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