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整理書籍的強萬達

“等會兒啊,我得趕集賣書去,回頭再說!”

“幹嘛都得有好身體,你們年輕人得多鍛鍊,多爲國家作貢獻!”......

在靜海區靜海鎮下三里村的集市上,總能看見一個嗓門老高、滿臉鬍渣的大爺蹲在書攤上吆喝着賣書,他就是強萬達。說起強萬達,認識他的人就一個評價——“太倔了”。

“85歲的人了,在家享享清福多好,天天捐書,怎麼說也不聽!”說起強大爺,老伴羅中雲也忍不住“吐槽”兩句。

強萬達和老伴兒住在靜海鎮南泰樓社區,老舊的屋子和一臺用了快10年的電視機幾乎囊括了老兩口的所有生活。但和其他老人不同的是,強萬達喜歡讀書,更喜歡送書,捐書這件事他堅持了3年。按他自己的話說,“我們想在晚年爲社會做點事情,沒別的本事,就只能捐點書。”

如今,強萬達一直執着的“心頭事”正溫暖着很多靜海人的心。

“必須堅持捐,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早上5點剛過,天還沒亮,強萬達就推着三輪車直奔自家的小倉庫。倉庫門的鑰匙,他每天都帶着,連睡覺的時候都壓在枕頭底下,他說這個倉庫就是自己的“藏書閣”,裏頭都是“寶貝”。

“這些書都是我從河北滄州批發來的,這幾年我也不知道去了多少趟,火車票攢了一厚沓子。有的書拉回來就直接捐了,剩下的書,我擺個書攤義賣,賣的錢,買了衣服捐給有困難的人。”強萬達說。

強萬達在倉庫裏整理要捐贈的書

老伴兒羅中雲說,“他年輕的時候就閒不住,今天幫幫這個,明天幫幫那個,我也是看他人好,纔跟他在一起的。”

強萬達和老伴兒羅中雲聊天

強萬達年輕時候就喜歡看書,每個星期都去靜海圖書館借書讀。有一次,他看到好心人捐書改變了孩子一生的故事,感動的滿臉淚水,就此萌生了捐書的想法。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別人能做好事,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強萬達的賬本上密密麻麻的記載着這些年送出去的書和送書欠下的賬。

強萬達翻看用了多年的賬本

在強萬達的書攤上擺着“義賣”和照顧殘疾人、孤獨老人等羣體的牌子。有人來買書,他都會先問問對方的工作,有時候就把書白送給人家。

“把書捐出去,看着大夥笑,我心裏就高興了。”強萬達說。

強萬達最近一次捐書是給靜海鎮各村的環衛工人,他圍着城區騎了幾十公里,給510多人送書上門。

如今,強萬達已經向子牙鎮小邀鋪村學校和臺頭鎮三堡村學校捐贈書籍總價值18220元,向靜海鎮捐贈書籍總價值2950元,爲臺頭鎮大六分村捐贈書籍價值8000元,爲子牙鎮小邀鋪村五保戶捐贈棉衣12件。截至目前,強萬達捐贈的物品總值30200多元。

“趁身子骨硬朗,我想幫街坊鄰里多做點事”

強萬達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騎自行車。他掏出一個本,上面記着去過的地方。他喜歡邊騎車邊觀察靜海的發展,他都看在眼裏,裝在心裏。強萬達感慨道,“這些年靜海的變化太大了,大夥都在‘擼起袖子加油幹’,咱老年人也得出力。”

在街坊鄰居眼裏,強萬達是個“愛管閒事”的大爺,一眼沒看見,他又不知道給自己攬了什麼活。

冬天,每逢下雪,強萬達提前就把雪鏟、棉衣放在牀頭,第二天天不亮就出門掃雪,一干就是兩個小時。在鄰居們出門前,他就已經把樓前主幹路都清掃乾淨。

“早上孩子們要上學、年輕人要上班,我早起把路都掃乾淨,方便大夥出行。”掃雪後的強萬達手上長了凍瘡,老伴兒羅中雲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一邊埋怨着,一邊忙着幫他擦藥。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心裏頭永遠裝着別人,自己身上那件破棉衣穿了20多年,卻給別人買了好幾件新的,自己省喫儉用,給別人捐錢。”說到這,羅中雲的眼中淚光閃爍。

強萬達知道,自己這些年能安心做這些“芝麻大點的小事”,多虧有老伴兒的默默支持。

老兩口的合照

南泰樓是一個老舊小區,每棟樓的樓門口都有專門倒垃圾的垃圾道。看到垃圾道不整潔,強萬達自掏腰包,買來磚頭砌成垃圾圍擋。

看到小區裏道路難行,強萬達又騎着三輪車拉來沙子和土,把道路填平,方便大夥出行。

看到樓道牆面被亂貼亂畫,強萬達把自己所在的樓棟從1樓到5樓全都粉刷了一遍。

這位“倔強大爺”幾十年如一日地用實際行動溫暖着靜海羣衆,傳播着助人爲樂的傳統美德和社會正能量。

來源:靜海融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