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怕冷,可是原因真的不一樣,我們需要先解決你身體裏的首要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怕冷的情況呢。

陽虛、氣虛、氣鬱、血瘀、痰溼體質的人,都容易比別人冷。接下來先推薦一個所有人都能用的,外用的,暖起來的方法,再分別根據不同的體質,給大家不同的調節的方法

艾草熱敷:古方新用,藉助大自然的力量暖起來!

在我國宋代學者洪邁所撰的《夷堅志》中記載過一種「日光灸」,是用艾絨鋪灸。即以艾草平鋪穴區(多爲腹背部),在日光下曝曬,而起到類似灸法的治療作用。據說這是唐代藥王孫思邈孫真人的方子。

白話文版本是這樣:

太陽是真火,當艾絨蓋滿肚子,太陽慢慢照射,藉助太陽和艾的雙重陽氣,滲入腹部的功力極大,每年的五六七月做這樣的日光灸最好,天灸配合藥灸,相當於人灸合一。

陽光不盛的時候,也可以在鋪滿艾絨的肚子上蒙一層棉布,上放炭火熨斗,慢慢熨,能聞到艾的氣味爲好(請不要真的去做,免得把自己燙着,這個是古法,古代熨斗沒現在這麼燙)。

我們現在可以直接用艾灸熱敷包了。這款很好的應用了日光灸的秋冬法,是艾絨做餅,加熱板加熱藥包,熱力烘着藥餅,比熨斗熨要安全方便,艾的溫通功效翻番,還沒有直火灸的煙氣。

這個熱敷包裏面有主要是艾絨,還有花椒、藏紅花、老薑等藥材。溫度9檔可調。通電就可以熱敷,不用等到有太陽。無論是腰、頸部、腿部、手腳腕、肩膀都可以方便調整進行熱敷。

陽虛體質:從腳開始暖,振奮陽氣生髮

中醫認爲陰陽相互制約,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弱,所以當人體偏於陽虛狀態,就會產生內寒,在外表現就是怕冷。

此類人常表現爲:

面色蒼白氣息微弱體倦嗜臥畏寒肢冷全身無力或肢體浮腫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淡白穿着較常人厚腹中冷痛泄瀉多尿這種人往往不喜歡運動,所以我們做個簡單點的,每天早晨做背後七顛百病消就可以了。這個能從腳跟開始暖,幫助身體生髮陽氣。

爲什麼不給陽虛的人直接推薦喫的東西呢,陽虛的真的需要動起來纔行。別的體質的,喫東西改善一下,身體可能就越來越暖了。但陽虛的人喫東西暖起來,容易產生依賴,喫了就沒事了,不喫還是身體冷,每天簡單動一動吧。

足六經都是起於足,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養護相應的臟腑,令周身通暢。再者,細細說來,腳部皮下脂肪層較薄,揪起表皮,下面差不多就是骨頭了。風、寒、溼等等外來的病邪更容易由此侵入身體。

兩腳併攏直立,指尖貼在褲縫上(風市穴處),目視前方。兩腳跟提起,頭上頂,收腹提肛,兩肩微沉,動作略停一下。然後腳跟下落,動作很簡單。腳跟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這樣一上一下做七次。要點:

抬腳跟時,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微微併攏,將兩腳跟提起,感覺提到最大限度後,保持平衡,動作略停兩秒。落腳時,兩腳跟先微微下落,保持身體平衡,然後再顛足輕震地面。注意整個脊柱,感受到頭頂、脊柱、腳跟都是共振的就對了。膝蓋鬆開不緊繃,下巴微微後收,有助氣血暢達上下。久而久之,督脈暢順的話,顛幾下身體就會微微出汗了。認真體會身體,能慢慢覺察到氣血源源不斷向下肢運行,後背僵直緊繃的狀況也會逐步改善。這是中國傳統武術理論中「腳爲根」一個應用。

平時也建議少穿前腳掌上翹的鞋子,腳掌上翹,會讓腳心的湧泉穴處於一個發散的狀態,不利於護住腎氣。

南師肚臍貼:此南懷瑾之祕方也!

人的肚臍是神闕穴,相同的位置在後腰的是命門穴。這倆位置都很適合貼。皮膚和筋膜直接相連,它很會吸收。

南懷瑾先生在《我說參同契》中說過一個祕方:「桂圓肉,花椒,艾絨,搗爛,睡覺時敷在肚臍上,可以調理腸胃,養血安神。對手腳發涼、宮寒、痛經、失眠、風寒感冒也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對小孩子脾胃虛寒效果明顯」。

使用方法和時間:

南師肚臍貼用極品蘄艾絨、桂圓、花椒搗爛,做成小丸子,睡覺時把小丸子放在肚臍上,用膠布十字固定貼起來,第二天潮乎乎的扔掉就可以了。

有的上熱下寒的人,可以先用它貼幾天足底湧泉穴。

這樣避免上火,先把虛火引下去,再補身,避免一進補,就虛火上浮。而且貼足底,會睡得很好。

如果你實在嫌麻煩,也可以直接跺腳放鬆跺就行了。

氣虛體質:必須補氣,陽氣才能動起來!

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氣的化生不足時,易出現氣虛體質。

此類人往往表現爲:

身體乏力說話有氣無力內臟下垂脫肛眩暈消瘦或偏胖氣短懶言面色蒼白常出虛汗容易感冒這種人怕冷主要是氣不夠,氣不夠,身體的能量不足,身體的能量因爲氣不足的緣故,也無法帶到身體需要的地方。

氣虛的人是需要補氣的,氣補起來,那些因爲氣不足沒有涵養的到的器官,獲得新的滋養,就可以正常工作了。正常工作之後,好好地消化吸收、運化氣血,人慢慢就不氣虛了。暖和起來了,瘦人變胖,胖人變瘦,也有精神了。

最適合山藥片煮水喝。這個山藥片煮水是同事自己家小孩脾胃不好,容易喫多了積食,亂喫零食拉肚子,找來的調理脾胃的方法。

結果效果非常好用,她家孩子咳嗽完全好了(養肺氣),喫飯香、消化好、便便正常(健脾),長肉了,最重要的是一個月長高了3釐米。

現在她用山藥片煮水,全家都喝,老公總是應酬,又喝酒,也是靠山藥片煮水來調理。

氣鬱體質:解決了不開心,解決了一切問題!

氣鬱體質是因爲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爲主要表現的一種體質狀態。

此類人往往表現爲:

性格孤僻內向多愁善感氣量較小乳腺增生失眠焦慮抑鬱反胃胃脹容易有小疙瘩小痘痘氣鬱的人容易不開心,整個氣是向內收、緊、不通暢的狀態。這種人怕冷,直接暖效果不大,還是要從理氣解鬱開始。

理氣喫喫喝喝的東西很多,但快速見效,還能暖身的,最推薦用柴胡舒甘散泡腳。我們的皮膚有很強的吸收能力。

現代人壓力大,都是常年累月的情緒問題,失眠、煩心、抑鬱其實困擾自身的,都是長久存在的問題了。

柴胡舒甘散以疏肝理氣爲主,疏肝的同時養肝氣,理氣的同時養血和胃。能兼具千古名方逍遙散和小柴胡湯的功效,疏肝養血。

這個方子是明代太醫葉文齡所撰的《醫學統旨》中柴胡舒肝散:

陳皮、柴胡(各二錢);川芎、香附(各一錢半);枳殼、芍藥(各一錢半);炙甘草(五分)。

方中柴胡、芍藥以和肝解鬱、養血爲主;香附、枳殼、陳皮以理氣滯川芎以活其血;甘草以和中緩痛它主治:肝氣鬱滯證。肝氣不舒,脅肋疼痛,噯氣善太息,脈弦,情志不調,肝氣鬱結,肝氣犯脾,氣機不暢,脘腹脹滿。肝失疏泄,氣滯血鬱,肝胃不和。

直接喫中藥,確實太難喫了。而且很多人脾胃不好,喝藥,胃不喜歡不好喝的味道,再加上本來脾胃就不好,也會沒有好效果。

把這個方子裏的藥材弄碎,弄成包,就是泡腳散了,用它來泡腳,身體吸收更好。

血瘀體質:讓血活起來,整個人都會比原來發光!

血瘀體質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血液運行不暢或內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內阻的體質。

此類人往往表現爲:

皮膚容易青紫常表現面色晦黯皮膚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脣黯淡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痛經血瘀的人冷,活血化瘀爲先。活血化瘀,血液流動起來,身體的結節越來越少,氣會更順,人也會暖和起來。

最適合用紅艾四物湯泡腳,一方面泡腳暖身,另一方面暖中有補。能活血化瘀,把身體暖起來,讓血液更鮮活的流通起來,才能化掉皮膚上的色斑和暗沉。

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艾葉理氣血、散寒溼、通經絡;生薑解表散寒;益母草,活血化瘀。用這四物來泡腳,能令氣血通暢、全身溫暖,不僅能補陽氣、驅寒,還能活血化瘀。

說了這麼多,你是哪種怕冷呢?從體質調理開始改善身體,瞭解自己,然後去改變,就是捷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