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它源於廣西金田,興於江蘇南京,波及全中國,鼎盛於不僅與清朝分庭抗禮,甚至還可以與洋人僱傭軍硬剛,有人稱它是“十九世紀在東方第一光榮之歷史”,也有人認爲它“給予民宗的驚惶比給予舊統治者的驚惶還要厲害,是魔鬼的化身”。

不管太平天國的評價如何,但這場大動亂卻實實在在地給了西方列強入侵長江內河的機會。太平天國佔據天京後,長江中下游成了核心戰場,尤其武漢到南京,更是成了雙方拉鋸的重點區域。戰火不僅吞噬了生命,還把長江航線的商貿船隻吞噬了,對於官兵來說,滿載貨物的船隻是資敵,不能放過;對於太平軍來說,過往的船隻,不搶白不搶。於是,上海到漢口的貨運價格飆升,單程每噸貨物要價25兩、客運更是高達75兩,船隻只要安全往返一趟,就能賺到本,可是即便如此,也沒幾個條船敢營運。

唯一特殊的是洋人,他們既不怕官兵,也不怕太平軍,憑着這種“特異功能”,精明的英國人發現了巨大的商機,英國人以其上海領事館爲基地,組織英國商人,並由英國遠東艦隊護航,冒着戰火,扎進了長江,肆意航行。與此同時,美國人也來了,他們想出了更精妙的辦法,那就是提供美國籍身份,讓中國商人入股。

於是,一些美國公司開始向華資敞開了大門。根據美籍旗昌洋行的測算,如果在上海和漢口之間配備3條輪船,每週只需要定航兩趟,一年的利潤就是34.2萬兩。暴力之下,世界各地的造船廠一下子接到了很多來自上海的訂單,長江航線成了西方列強眼裏的香餑餑。到了後來,長江幾乎成了外國人的黃金水道,江面上有20多個外商的旗號,以至於當時的國人感慨,“只要擁有一兩艘輪船使用,就是頂天厲害了。”

對列強來說,賺錢就好,並不想處理賺錢之外的風俗習慣,於是列強公司不僅需要中方夥伴協助處理一些極具中國特色的市場“顯規則”和潛規則,而且他們更熱衷於吸納本地的資金,一方面拓展業務,而且本地資金更加便捷,比從境外募集自己容易多了。畢竟,用錢來賺錢,纔是真正的生財之道。在這種思錄像,華人入股大大流行,許多航運公司,都是打着外資的旗號,把中國人的錢財都拱手讓給了外國列強。

當然,也有一些中國商人坐大坐強了,但畢竟這都是少數,而長江航運再度成爲中國人自己的“黃金水道”,是在渡江戰役前夕,炮轟英國紫石英號之後,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外國船隻敢進入長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