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濰坊高新區迎來一件大喜事——華豐動力上市。這背後,離不開濰坊高新區金融監管中心聯合多部門一起解決了該企業上市前的一個個“絆腳石”。

去年12月28日,濰坊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全員競聘正式拉開大幕。改革後,高新區金融中心由23人精簡到13人,並將原來工信部門的地方金融監管任務也轉了過來。人少了,任務重了,但部門考覈卻更好了,上次是“良好”,這次是“優秀”。高新區金融中心資本市場科的曲振已在該單位工作第七個年頭,明顯感覺到了身邊同事的變化:服務企業意識更強了,與市場結合度進一步增強。

破除條條框框,打破職級界限。今年,中國500強企業中國電子旗下文思海輝濰坊子公司落戶濰坊軟件園,實現了該園區中國500強企業招商引資零的突破。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一名“80後”——高新區最年輕的園區負責人陳哲。

36歲的陳哲去年通過競聘從6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爲濰坊軟件園黨委書記、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陳哲包靠企業走訪調研,出臺方案加快高企培育,如今正帶領團隊積極對接多家央企,“雙招雙引”進行得有聲有色。

馬兒跑得快,全靠有人帶。在濰坊高新區,科室副職以上管理崗位人員全部通過競聘上崗。一批像陳哲一樣想幹事、能幹事的人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爲高質量發展激活新動能。

“自去年以來,我區連續拿了8面全市‘雙招雙引’流動紅旗,光今年上半年就已經拿了兩次。”同樣通過競聘上崗的高新區投資合作促進局副局長王亮說。

在濰坊高新區的採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聲音是大家服務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強了,從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每一名工作人員,無一例外。原來大家夥兒想的是如何完成工作任務,現在想的是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質效,實現好上加好。

爲啥有這麼大的改觀?KPI績效考覈這根指揮棒起了關鍵作用。“每個季度考覈一次,通過考覈兌現績效薪酬。”濰坊高新區黨羣工作部績效考覈科科長王衍純說,該區對單位考覈從優秀到較差共有四個檔次,個人考覈從優秀到待改進共有五個檔次,不同檔次分別對應不同的係數。

其中,高新區投資合作促進局共有四位科長,按照比例只能評選一名優秀,大家的幹勁都上來了。招商二科科長張玉江在今年上半年的評議考覈中滿票當選。說起張玉江來,局裏的同事們都有一個共識:想要找到他,白天去他包靠的俊富健康小鎮項目上,晚上就去辦公室。

風雨無阻、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天天在項目上,比企業負責人都瞭解項目情況和進度,張玉江服務企業的精神是他的“加分項”。

改革添動力,發展結碩果。濰坊高新區1-9月GDP增幅達9.8%,好於去年同期。

“體制機制改革後,隊伍精幹了,活兒幹得更好了。今年以來,濰坊高新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各項工作動力強勁、持續突破,一批重大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爲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積蓄了充足動能。”濰坊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黨羣工作部部長賈延慶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