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到底有多瞭解中國文化,要是不出國一趟,恐怕誰也不知道。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幫“歪果仁”可能也就會說一句“你好”,或者在華人街看過潮汕人的舞龍舞獅,喫過“中華名小喫”左宗棠雞。

在德國巴伐利亞州有一個小鎮叫迪特福特鎮,鎮上居民每年都會舉辦“中國狂歡節”。看到這裏有讀者可能會猜想,他們是不是和中國有什麼淵源呢?沒有,真沒有什麼直接的淵源,他們都是純種的白種人,日耳曼人。

迪特福特鎮常住人口也就不到3000名,別看人少,文化氛圍是相當濃郁。從1928年開始,迪特福特人就會在每年的二月份基督教齋戒期後的週四,開展“中國人狂歡節”。

這個“中國人狂歡節”的主題是復原清朝的傳統,當然是他們想象中的清朝。到了狂歡節這天,迪特福特鎮的街頭就會掛滿畫着“中國龍”的小旗幟,到處都能看到豎起來寫着中文“嘿,華人”的標語。

從凌晨開始,樂隊就會奏響音樂,來宣告狂歡的開始。狂歡節的“正餐”是下午的遊行,當地的居民和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會把自己打扮成清朝人的樣子,有皇帝、大臣、宮女、侍衛等。

他們穿的衣服是外國人想象出來中國人的服飾,乍一看有些不倫不類,但是細節模仿得確實不錯。狂歡的人羣中央是一個24人抬起的轎子,上面坐着“高皇帝”,他是整場遊行最受關注的人,連本地的市長也要爲“高皇帝”抬轎子。

除了狂歡的人羣,還會有官方組織的花車表演,花車上是居民扮演的玉皇大帝、財神爺等中國傳統神話裏的人物,還有很多人會穿上京劇服飾、畫上京劇臉譜參加花車表演。

可能對於鎮上的德國人來說,京劇人物和中國古人並沒有太多的區別。想想德國人的祖先日耳曼人,也喜歡把臉上塗得花花綠綠的,所以他們很容易接受這種傳統。

遊行至少會進行4個小時以上,遊行隊伍下午返回到主會場,也就是小鎮的市政廳門口,“高皇帝”在大臣與侍衛的簇擁下走上“金鑾殿”的主席臺,宣讀“致臣民書”,祝福今天是個國泰民安的好年景。

接下來,樂隊高奏巴伐利亞和中國的歌曲,遊行人羣們一起歡呼,然後大家湧入飯店和酒吧,用啤酒和大豬蹄來結束狂歡的一天。此情此景,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他們是清朝移民的後代,可放眼望去,鎮上全是藍眼睛金頭髮。

21世紀的中國人如果有幸參加迪特福特鎮的中國狂歡節,一定會大喫一驚。這黃龍旗、八字鬍、鼠尾辮,還有奇奇怪怪的裝束,完全來自於19世紀歐洲人介紹中國人的雜誌內頁,跟歷史上真實的人物裝扮大相徑庭,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開心就好。

除了中國人狂歡節,迪特福特人對中國的感情還表現在很多其他方面,比如他們喜歡自稱“巴伐利亞的中國人”,當地有很多中國學校和中國展覽館,中文也是小鎮的官方語言之一。只是他們似乎沒有找到很好的中文老師,鎮上沒有幾個人真的會說中文。

爲什麼這個遙遠的德國小鎮如此熱衷於中國文化,甚至還有中國節呢?居民們有這麼兩種解釋:

第一種,在很久之前,迪特福特鎮所在的教區主教聽說迪特福特人不愛納稅,就派稅務官前去催繳稅款。爲了逃避繳稅,居民們把城門直接關起來,惹的稅務官吐槽“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國人一樣,把自己關在城內”。於是,好多人直接把迪特福特人叫成“中國人”,迪特福特鎮也叫“中國城”。

還有一種說法更靠譜一些,據說在幾百年前,迪特福特就有人和中國人做生意,用當地的工藝品、珠寶去購買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一來二去,這些人漸漸熟悉了中國的民俗風情,覺得非常有趣,乾脆按照自己的想象舉辦了中國人狂歡節。

德國人可不是航海民族,八成是從英國人這個二道販子手上買來的。所以,如果真有德國人跑到中國來做生意,還真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情,至少價錢上不用被英國人坑了。

經過近一百年的發展,迪特福特的中國節已經成爲當地最具特色的民間活動了。每年的二月份都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迪特福特體驗中國節,這也是小鎮居民創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雖然迪特福特的中國節“山寨”意味挺濃,但是節日本來就是應該給人帶來快樂的,能以此來傳播中國文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咱也不用較真,可以和他們多多交流,爭取讓“中國人狂歡節”與時俱進一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