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5G牌照發放的靴子落地,給電信發展跨入新時代的大勢定了調。時針走到2020年末,5G已經成爲我們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存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裏一些先行者已經給出了很多積極示範,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地暢想5G時代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美好改變。

曾經鼓吹"5G無用論"的那股力量被活生生的現實自然而然地"摁"下去了,而建立在5G技術上的萬物互聯成爲時代的必然。

我們也欣喜地看到,2020年全產業對於5G 和萬物互聯的態度也逐漸迴歸理性,達成的產業共識是,5G的成熟度和實施效果不會一蹴而就,一切有賴於5G 的各種應用生態能否全面開花,以及能否實現智能設備間互聯互通互融,纔是影響消費者感受到5G體驗和價值的基礎。

而早在一年多前,已經有廠商在思考"在萬物互聯後是萬物互融"的問題。

早於行業一年多的"萬物互融"

在2019年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向業界宣佈,萬物互聯只是一種連接,萬物互融纔是5G時代的主流。領路人陳明永旗幟鮮明地表態OPPO要建設萬物互融的新生態: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發、建設多入口智能終端生態以及升級用戶服務,以實現"萬物互融"。在OPPO看來,只有萬物互融才能給用戶帶來革新的體驗。

而在那次大會上,OPPO也帶來了智能手錶、5G CPE、AR眼鏡等在內的多智能終端產品,同時還有在閃充、5G、影像(屏下攝像頭)、軟件優化等領域的創新技術成果。

大會之後的一年裏,OPPO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IoT佈局:3月發佈OPPO Watch,4月推出了真無線藍牙耳機OPPO Enco W31 ,6月OPPO Enco W51問世,10月帶來了 OPPO Enco X 和首款智能電視 OPPO 智能電視 R1......市場也給出了積極的回應,今年618,OPPO Enco W51 斬獲京東618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新品銷售額 TOP1。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十一,OPPO Enco W31 和 OPPO Enco W51 兩款 TWS 耳機全天銷量比618分別增長了 138%、131%,OPPO Watch 系列在繼618之後再度蟬聯安卓 eSIM 全智能手錶銷售額第一。

可以說,OPPO在 IoT 方面已經覆蓋了聲學、可穿戴、電視等越來越多的領域,已經初具規模。

當然,眼下放眼行業,單純的手機公司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泛生活場景的科技公司,OPPO亦然。而這個場景的完善需要網絡、終端、應用、服務等全套的協同配合,如何從實現技術閉環,進而走向商業成功,這比單純做手機產品困難多了。

作爲一年一度面向全球的科技盛會,OPPO未來科技大會絕不僅僅只是OPPO科技硬實力的秀場,更是表達企業態度的重要時刻。

2020年11月17日,如期而至的新一屆OPPO未來科技大會,除了官宣的3款概念產品和2個技術系統,OPPO還將會帶來哪些振聾發聵、引領行業的見解,屬實更讓人期待。

致善的背後是以人爲本

在近期活絡於社交網絡的海報上,我們已經熟悉今年大會的主題是"躍遷•致善"。躍遷很好理解,無非是暗示了這一次OPPO將給萬物互融的理想國帶來系列全新的升級。而第一觀點網更關注後面兩個字——致善。

在互聯網行業,騰訊在2019年5月提出"科技向善"將成爲騰訊的企業使命之一,而在一年多後的今天,科技企業OPPO又率先提出了致善。在這些巨頭企業紛紛將"善"作爲價值觀的背後,其實是行業競爭激烈引發的一些畸形發展的命題亟待解決。

科技和人的關係其實一直都是長盛不衰的話題,科技以人爲本早就被大家所認同。但是在浮躁的時代,在豐厚利益的誘惑驅使下,人們很難把控自己不作惡。

這些年,技術的日新月異令人興奮,也催生了新的焦慮。

伴隨着各科技公司業務的交疊,科研競爭有成爲軍備競爭傾向。人們經常因爲恐懼公司會被競爭淘汰,不得已進行技術創新,"恐懼式創新"往往想站到高處,熱衷於拼參數、追性能,與人溝通時表現爲"你不用我就會落後",好不好使先不管,反正就要"人無我有",在競爭時也表現爲一味在"碾壓別人"時比狠比強,以抬升自己。

這種恐懼式踩踏式的創新,帶來了無數的假面狂歡,也滋生了互聯網上更多的輿論鼓譟,空洞的口水戰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消解了企業思考該如何設身處地從消費者的需求去創新和研發。

而OPPO跳脫出行業追風的輿論鼓譟和週而復始的循環,一針見血地提出"致善",在它看來,科技只是手段,人才是目的,企業創新的出發點應該是人。

致善的理念回應的社會關切

從過去到現在,低調篤行的OPPO對人的關注,對科技本質的思考已經不是一天或者兩天了,一直以來它都在探尋科技的本質,也在持續追問科技躍升本身的意義,能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變遷帶來怎樣的影響。

比如在5G 初期,曾經輿論場沉醉在討論"誰第一個發佈5G手機,誰是真5G誰是假5G"噱頭裏時,OPPO卻不疾不徐地深耕5G時代最可能爆發的視頻場景,在視頻拍攝防抖、剪輯等方面做足了功夫,迭代了3代產品,最終開闢了5G 視頻手機的全新賽道。

它清醒地明白,要在場景更復雜的5G時代給消費者提供最好用的產品體驗,搶先發布一部5G手機一定遠遠不夠。5G 絕不是最難逾越的門檻,之後帶來的體驗好壞纔是。

此外,去年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陳明永就指出,"機器不能取代人,它是人類智慧的延伸。"

在2020年未來科技大會上,它將更擲地有聲地提出致善式創新,表明OPPO要以科技手段,實現每一個人對美、對想象力、對人性的追求。

今天,人們對技術創新的關切和熱情史無前例的高。但越是這個時候,科技公司更是要守住初心,技術創新以人爲導向。OPPO提出了"致善"二字回應了社會關切,可謂恰當其時。

致善的實踐也需實力支撐

在5G 賽道里,由於各家的訴求相異,在全力趕上5G這輛賽車上,呈現的目標和行爲,也不盡相同。

作爲一家"本分"基因濃厚的企業,OPPO是主流廠商裏在國內最後一個發佈5G 手機的,但是OPPO的5G科技實力非但不落後,反而牢牢地處在第一梯隊。

截至 今年9月,OPPO 5G通信標準專利持續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佈局, OPPO共完成3300+族全球專利申請,並在ETSI宣稱1000+族5G標準專利。據日本領先研究機構 NGB Corporation 發佈2020 年全球5G 專利家族宣稱數量報告,OPPO 全球排名前十。其他方面科研實力更不容小覷,OPPO 在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 52000 件,專利授權數量超 21000 件。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佈的 2019 年國際專利條約(PCT) 申請數量統計上,OPPO 位居全球第五。

這些客觀的數據無一不展示着OPPO的實力。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在5G 這張網下,如何創造萬物互融的新生態,企業不僅需要一系列的商業設計,更需要全產業的規劃和佈局。

只有那些能夠在頂層設計真正扛下責任的企業,才能爲行業創造更多持續發展的可能。這樣的企業需要更加全局的視野,也需要投入更巨大的資源,以及更開放包容的心態。

OPPO提出的致善其實也體現了體量越來越大、業務越來越廣的OPPO更多的社會責任。所以OPPO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它業務和體量的發展壯大中,在這個過程中OPPO也幫助了客戶和合作夥伴成功,最終與合作伙伴共創共贏,牽引整個產業良性發展。

寫在後面:無論是2萬多項專利技術,還是推出的一款又一款的智能產品,無一不在細水長流地豐富着OPPO的品牌內涵。在以人爲本的主線下,OPPO的技術價值不僅僅是引領創新,更是要通過這種創新,去改善人與人、人與設備、人與場景的連接,打造關係更融洽、更美好的未來生活。

也正因爲如此,人們不會覺得它個性模糊,而是一個既包羅萬象又定位獨特的科技品牌。

而今,OPPO正在塑造着"科技致善"這樣的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角色。我想OPPO也將在這種戰略地位的昇華中,會邁入更有未來的征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