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去世後是怎麼超度靈魂的嗎?

在拉薩不遠處的墨竹工卡

有這樣一座寺廟

擁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葬臺之一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天葬臺

每天有無數的靈魂從這裏超度,進入輪迴

自由鹿

世外桃源,百年之後的極樂天堂

據說,世界上有三個最出名的天葬臺,一個是密宗大師龍樹開闢的印度斯白天葬臺,舉世聞名的“神奇屍體講述的故事”,便是以斯白天葬臺爲背景產生的;

一個在山南的青樸天葬臺;另一個就是直貢梯寺天葬臺

直貢梯寺天葬臺由直孔噶舉大師傑覺巴·紀登貢布開闢。這三個天葬臺中,直貢天葬臺最高、最大,有永生永恆之地之稱。

直貢天葬臺是西藏最繁忙的天葬臺,有的屍體從拉薩、山南,甚至從林芝、那曲等地運來進行天葬。

鮮花天降的法緣

藏胞們還相信,直貢天葬臺是四位空行仙女從印度斯把天葬臺搬來的,四隻神鷹也跟着飛到這裏停落在葬場四周。

奇怪的是直貢梯寺的天葬臺每天處理大量的屍體居然聞不到有任何異味。據傳此處天葬臺經過殊勝加持,屍體清淨徹底,污穢不能污染。

傳染病亡故的屍體送到此處能防止傳染病的流行。順時針右繞途中有焚燒亡者頭髮及骨頭的寂靜竈與刻滿經文的嘛尼堆。天葬臺的上方高處是葛舉派歷代大成就者涅槃後的舍利塔。

寂靜竈鮮花天降的法緣

一切化爲灰燼鮮花天降的法緣

據說,印度斯白天葬臺和直貢梯寺天葬臺之間有一絲陽光聯結着,死者的靈魂可以順着這一絲陽光活動於印度和西藏之間。另外,聞名全藏的馬年轉岡底斯山、猴年轉雜日神山均爲該寺所創。

而最近幾年出名的色達喇榮天葬臺,只是因色達僧人那鋪天蓋地的令人驚豔的紅房子而出名。但凡是藏族人們都很清楚,歷史最久最出名,對他們來說最值得信賴和最願意去的還是直貢梯寺,那個被稱爲直孔曲佳的永生永恆之地。

直貢梯寺很漂亮,金頂紅牆的直貢梯寺坐落在巍峨的雪山之下,懸崖峻嶺之間。因爲時間的悠久,並且還是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的庭祖,因爲這裏也被稱爲藏傳佛教最佳場所。近距離地走到這羣宏偉的建築前,很難想象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創造瞭如此龐大的建築羣,感到無比的震撼。

姍I姍寶寶

直貢梯寺是直貢噶舉派的中心寺院,位於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境內雪絨河邊,附近一座連着一座有很多的直貢噶舉派寺院。

據說歷史上曾經有30處之多,現存的至少有六七處。山澗深處有德仲寺,爲著名的尼姑修行地。德仲溫泉水量充足,熱度適中,能醫多種疾病,歷史上享有盛譽,來此旅行觀瞻洗浴的人也絡繹不絕。雪絨河中下游,還有亞爾崗寺、宗則寺、扎雪寺、嘎澤寺等等。

SophiaSong_e822

直孔灌頂,超越自然生理的神奇力量

直貢梯寺最神奇、最出名、最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靈魂超度直孔灌頂了。

傳說人去世之後,靈魂要從肉體上脫離。

離開肉體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向上從人頭骨的天靈蓋出去,一個是向下從排泄通道出去,靈魂若能從頭頂上出去那麼轉世之後人就會特別聰明,有可能進入“三善趣”(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反之就很愚鈍,很有可能進入“三惡趣”(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直貢梯寺靈魂超度獨具特色,名震四方。人去世之後,活佛對着屍體唸經超度,單純只是唸經就能使頭骨出現一個洞,靈魂從這裏出竅,進入三善趣。如果沒有灌頂成功,需要你到直孔寺天葬場用頭輕輕碰那裏的瑪尼石,死後也會進入三善趣。其它的寺廟是沒有這個特殊功能的。這種灌頂方法只有該寺的活佛才能施行。

繞直貢梯寺天葬臺轉經的人們

讓人奇怪的是,直貢活佛唸經超度形成的這個空洞,沒有天葬前是看不到的,因爲頭骨還是被包在頭皮頭髮的下面。等到天葬時被神鷹喫得只剩下頭骨的時候,才能看清楚那一圈黑色的印記,那就是靈魂出竅的地方。

捨身佈施,迴歸自然的天人合一

我們漢族人在親人去世後注重“入土爲安”,但是藏族人卻是注重“迴歸自然”。

藏族是個全民信教的民族,從小受家庭環境和社會大環境的薰陶,對於他們這些佛教信徒來講,死亡並非意味着生命的終結,精神與肉體的脫離只是六道輪迴之中的一個過程。因此。西藏衆多的喪葬形式都與佛教相關,是結合逝者的身份和死亡方式以及所處環境而形成的一種特定的儀式。

他們用一生的愛戀與心意崇敬着那些養育他們的山脈、河流、峯巒、谷地和在這些土地上生活着的生靈,即使生命肉體死亡了消失了,也要成爲一塊讓鳥兒可以食用的食物,他們把虔誠的信仰和不變的忠誠全都沉澱進這天葬的路上,那是他們認爲捨身佈施、迴歸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好歸宿,那是他們對自然賜於他們這一生的最後感恩。

旅遊小貼士

開放時間:9:00-16:00

門票價格:遊客35元/人,藏族人免費。

交通狀況:距離拉薩市區約150公里,大昭寺廣場每天7:00有發往直貢梯寺的班車,單程3小時,車費40元/人,原車下午返回。包車費用大約500元/車。

特別提示:可同德仲溫泉一起遊玩。

本文部分未標註作者圖片來源網絡,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僅供欣賞、學習、交流,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在後臺聯系,我們會妥善處理,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