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貓科動物,一直以來都有着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衆多的人們。現代40種貓科動物裏面,大約有7種能夠被稱之爲大貓,分別是豹屬五種(獅、虎、豹、美洲豹、雪豹),以及貓亞科裏的兩種(美洲獅、獵豹)。

而站在這些大貓頂端的生物,無疑就是老虎和獅子,這兩種動物都被稱之爲“百獸之王”。但是在我們固有的觀念裏面,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王者從來都只有一位。

關於獅子與老虎究竟孰強孰弱的爭論由來已久,由於這兩種動物在近一個多世紀裏面都沒有同域分佈了,自然也就無法給出直觀的答案。

有人提議說既然兩方爭執不下,倒不如從獅虎各自擴張的地盤大小上,來斷定獅子和老虎誰更厲害。那麼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合理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獅子與老虎當初是怎樣從發源地向其他地區擴散的。

古時獅虎曾是鄰居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同時擁有野生的獅子與老虎,也都知道它們已經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更新世早期之前的這段時間裏面,獅子與老虎是一對鄰居,它們在印度次大陸、中西亞、西南亞一帶裏面,存在大量的棲息地重疊,生活在這些地區裏面的獅子與老虎,是具備了相遇可能性的。

雖說二者對環境類型的喜好不一樣,一個喜歡開闊地帶,一個喜歡有較多植被覆蓋的密林,但二者都是低海拔物種,在如此大範圍的重疊生境裏面,要說不會見面,恐怕沒人會相信。

獅虎同域分佈圖

不過從現有的化石證據及考古資料來看,同域分佈下的獅子與老虎似乎並沒有產生太強的競爭關係,這點倒是出乎了我們的意料,畢竟二者食性相似,在生存資源上存在極強的競爭性

如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東北虎與灰狼,二者競爭十分激烈,狼羣長期被老虎排擠。那麼這種現象爲何沒有在獅虎身上產生?究其原因還是在各自的微生境喜好上面。

東北虎

亞洲獅的獅羣雖然沒有非洲獅那麼龐大,但它們亦喜歡在草原、開闊地帶生存,鮮少進入密林區。

而老虎則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產物,無法在開闊地帶上生存,這就導致了即便在同一個地區裏面,老虎與獅子各自的微生境也是剝離的,只有雙方領地的邊境,會存在一小塊重疊的區域。

而在獵物充足的情況下,二者幾乎很少涉足領地邊緣,那麼見面的機會就十分渺茫,加上大型貓科動物都生性謹慎,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很少“玩命戰”。

亞洲獅

老虎向周邊擴散

關於老虎的起源,國際上有多個版本的假說,但佔主流的是“東亞起源說”,即虎的起源地在東亞地區。

這個假說之所以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主要有兩大有力的證據,一是1920年人們發掘的中華古虎化石,形態上與現代9種老虎裏面的華南虎最爲接近;二是在2005年的時候,一羣科學家利用先進的DNA測序方式,證明了所有現代虎種裏面,華南虎是最爲古老的一支。

華南虎是我國獨有的一個虎種,曾經在我國大範圍有分佈,與“東亞起源說”的發生地吻合。

華南虎

現代虎出現以後,由於地球上環境和氣候相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些史前大型捕食者相繼走向沒落,這給了老虎一個空前的發展機會。很快它在東亞地區就達到了環境的飽和度,開始向周邊地區擴散和遷徙。

從老虎的擴散路徑和範圍來看,大致可以分成兩條主線,一是沿南進入印度次大陸和東南亞一帶;二是沿我國西北方向進入亞洲西部及西南部。但受限於山脈、海洋、沙漠等天然屏障,老虎沒能走出亞洲。

老虎的歷史分佈範圍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說老虎起源於東亞地區,那麼爲什麼東南亞一些相對獨立的海島上,也會有老虎生存呢?其實我們不能以現代的環境套用到更新世初期的情景裏面去,當時的地球原始環境與現代不同。

海平面相對較低,島嶼跟大陸仍有陸地連接,或者僅有一道淺淺的海峽。而老虎是一種十分擅長泅水的貓科動物,渡過狹窄的海峽對於它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後來地球環境發生變化,海平面上升,島上的老虎就被“困”在裏面了。

東南亞海島的氣候類型素有“一島一氣候,島島不相同”之說,長期的地理隔絕,讓這些老虎逐漸演化成了不同的亞種。

獅子走出非洲

獅子的起源學說相對統一一些,基本上認爲它們起源於非洲的西部和東部。現代獅出現之後,很快就佔領了非洲除撒哈拉沙漠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是非洲草原上最大的“霸主”。

獅子在非洲地區的擴散方式,與老虎在亞洲地區的擴散方式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沿着一些天然生態廊道向周邊擴散,由於當時地球上生態環境比較原始,所以無論是獅子還是老虎的幼獸分佈、種羣擴散都暢通無阻。

大約在4.5萬年前,非洲地區的獅子趨近於飽和狀態,它們急需拓展新的棲息地,於是在2萬多年前,獅子經北非擴散至南歐大部分地區,接着向東出發進入亞洲,最遠到達了印度次大陸一帶

由於亞洲地區的地理環境與非洲稀樹草原相差很大,來到亞洲的獅子逐漸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比如體型普遍變小,雄獅身上的鬃毛也更短,耳朵清晰可見,獅羣的規模也要小很多。

獅子擴散趨勢圖

獅子VS老虎

從獅虎各自的擴散範圍來看,老虎僅限於亞洲地區,而獅子則不僅佔領了南歐,而且來到了亞洲西南部沿海,乍看之下獅子似乎更“成功”一些,因此不少人憑藉此依據就說獅子比老虎厲害。

其實這是不對的,評判獅子與老虎誰更強,不能簡單依照各自所擴張的地盤大小及範圍來斷定。之所以會造成二者擴散方向及範圍上的不同,完全是按各自習性及當時地球環境所決定的

獅子

老虎是高度獨居的貓科動物,它的狩獵方式及生活習性決定了它無法在開闊地帶上生存,最喜歡的棲息地是森林,準確地說是具備茂密可藏身的植被覆蓋地區。

亞洲地區,森林覆蓋率較高,所以老虎才能在當時快速擴散到大部分地區。再來看看獅子,爲何它能從非洲來到亞洲?

主要是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之間存在銜接,且沿海一帶多爲平原地,缺乏大型喬木,多爲草原類型,這種棲息地天然適合獅羣擴散。

密林中的老虎

由於獅子是羣居生活,在開闊地帶上能夠很好地發揮羣體狩獵的優勢,且它們對獵物要求較高,需要有大型獸羣存在才能滿足獅羣生活。

而森林地區,幾乎不具備這類條件,所以獅子在森林地區生存無力,這也是它們爲何來到亞洲之後,只能侷限於西南沿海一帶,而無法進入亞洲更廣闊的內陸地區生活的原因。

當然還與氣候類型有關,獅子是一種對水源依賴性較強的物種,尤其是進食之後,獅子需要大量飲水,亞洲西南沿海及印度次大陸地區多爲熱帶季風氣候,降雨量充足,河網密佈,生活在這裏的獅子無需爲水源發愁。

而亞洲內陸地區,氣候類型衆多,但降雨量遠不如沿海地區,有些地方甚至常年乾旱,這十分不利於獅子生存。

開闊地帶上的獅羣

綜合來看,獅子與老虎的擴散,除了需要配套的生態廊道之外,也受地球環境影響很大,獅子喜歡開闊地帶,老虎喜歡密林,二者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它們會往哪些棲息地類型擴散,因此才造成了不同的分佈結果,與強弱無關,所以依照獅虎各自擴張的地盤大小來判斷二者誰更強,本質上就錯了。

(關注我,瞭解野生動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