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宝宝衣服的标签都在外面

很多人会因为看到宝宝衣服的标签在衣服外面而误以为宝宝的衣服穿反了,其实并不是的。

把标签缝在婴儿衣服外面可以减少对宝宝皮肤的刺激和摩擦,避免对宝宝的皮肤造成损伤。而且,在我国最新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婴幼儿贴身穿着的衣服耐久性标签,应缝制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位置。

所以正规合格的厂家都会选择将标签缝在领口、裤腰的外侧。

新手爸妈或者不懂行的“门外汉”们,千万不要再说小孩子的衣服穿反了。

02 宝宝不会落枕或者扭到

宝宝在睡觉的时候睡姿千姿百态,新手爸爸妈妈会担心他会落枕或者扭到。

其实宝宝是不会落枕或者扭到的,大家也不必担心。因为宝宝还小,骨头还很软,所以不会扭到,你也不要刻意去移动或者矫正他,因为他很软,你的移动反而会伤害到他或者弄醒他。

所以不管小朋友睡姿怎么样,只要睡熟了就好。

03 新生婴儿都是大近视

很多新手家长都会围着新生婴儿做各种手势和鬼脸来吸引婴儿的注意,其实新生婴儿都是一脸懵的,他完全看不清楚你们在做什么,只知道有东西在晃来晃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刚出生的时候,婴儿的视力是没有完全发育的,他们看到的东西都是黑白的,而且相当模糊。不过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随着宝宝一天天健康成长,他们的视力就会一天天地慢慢越来越清楚了。

04 小宝宝是不用喝水的

婴儿在4个月前是不用喝水的,因为他只喝奶,奶里面大部分都是水,给宝宝喝太多的水甚至有可能导致宝宝“水中毒”。

因为新生儿的肾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喝太多的水会增加他们肾脏的代谢压力,有可能导致多余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水中毒”了。

05 冲奶粉的时候不能猛力摇晃

相信每个新手爸爸在冲奶粉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专业“调酒师”,拿着奶瓶就一个劲地猛力摇晃。苏主任觉得如果你也曾经做过奶瓶“调酒师”,一定要在评论区留言主动承认。

然而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猛力摇晃的过程当中会导致奶粉结块无法充分溶解,另外还会混入大量的空气。宝宝喝了这样冲出来的奶粉之后,吸收的营养就少了,而且由于存在大量的空气,非常容易导致宝宝打嗝或者吐奶。

那么正确的冲奶粉方式是怎么样的呢?正确的冲奶粉手法应该要用来回搓奶瓶的方式来进行,因为用手来回搓奶瓶可以使奶粉充分溶解掉,也不会混入太多的空气。

冲泡奶粉的次序也不能弄错了,这里要划重点了,记得要先加水,再倒奶粉哦!

06 婴儿是没有膝盖的

很多宝爸宝妈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在半岁之前,两条腿腿都是不会弯曲的,就像两条小莲藕一样,特别可爱。其实,这是因为这个阶段宝宝的膝盖还没有完全发育好。

宝宝大概到了6-7个月大的时候,准备要学习爬行这个动作的时候,膝盖才会慢慢地发育完成。而6个月前,婴儿的膝盖都是软软的软骨,这个时期的婴儿整个身体的骨头也是软的,还没有发育成熟。这就是为什么太大力去摇晃宝宝容易造成脱臼的原因了。

07 新生儿是没有眼泪的

新手爸妈迎接了新生儿带来的喜悦之后,就会发现宝宝老是爱“假哭”。甚至有的新手爸妈会特别担心,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流眼泪?他是不是得什么病了?

其实,刚出生的婴儿会“哇哇哇”地哭,只是声音没有眼泪是很正常的,因为新生儿的泪腺还没发育好,所以根本就不会有眼泪啊。

新手爸妈们也不用担心,大多数的婴儿到了3-12周的时候,泪腺就会慢慢发育完成了,那个时候再哭起来,眼泪就会哗啦啦地流出来了。

08 婴儿都是手脚冰冷的

老一辈人教导新手爸妈们,只要摸到宝宝的手和脚是冰的,那就是宝宝冷了,然后就让宝宝多穿几件衣服。这样的说法你有接触过吗?如果有的话,你非常应该在评论区留言说出来。

其实这样的判断方法是完全错误的!正常健康的宝宝体温其实比成人还要高出一点,只不过因为宝宝的末梢血液循环系统以及皮肤汗腺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宝宝身体内的血液含量也不高,才会导致手脚摸起来是冰凉的。

所以,宝宝的手脚摸起来冰凉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单凭手脚冰冷就让宝宝穿太多衣服,那会让宝宝被热得很惨的哦,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热出痱子来。

那应该怎么样判断宝宝是不是冷了呢?怎么样才应该添加衣服呢?其实,想知道宝宝是不是冷了,只需要摸一下宝宝的后背或者胸口就知道了,这两个位置才只是判断宝宝是否着凉的最好参照标准。很多时候当我们摸到宝宝后背都热得不得了了,而两个小脚丫却还是冰冰的,这都再正常不过了。

09 宝宝的食物是不可以加盐的

新手宝爸经常会觉得,宝宝吃的奶、辅食或者食物啥味道都没有,怎么咽下去啊?得加点盐和糖才行!这都是错误的!

注意了,宝宝吃的食物是不能加盐的,否则会造成钠中毒。因为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完全,需要的的盐分其实并不多,而且可以从他喝的奶里面摄取,所以就不用额外加盐了。

即使宝宝已经开始吃辅食了,食物也尽量的少盐。

最后

长辈们常常会觉得老传统的育儿方法都是对的,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一些传统的育儿方法和理念已经渐渐行不通了。所以,我们应该也可以尝试把这样的科学育儿理念分享给我们的长辈,告诉他们原来育儿还可以这样操作,让他们也一起参与到科学育儿的实践中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