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絕對是可以載入到史冊的一年,在這一年的開始時,非洲發生大規模蝗災,威脅上億人的糧食安全;澳大利亞大火失控,熊熊烈火燃燒了許多考拉的棲息地;全球範圍內爆發疫情,而且直到現在還有許多國家沒有控制住疫情的蔓延。除了以上這些特大事件之外,摻雜在中間的還有我國南方特大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北極圈內燃燒起不明野火;上千只海豹幼崽死亡。

似乎在一夜之間,我們熟悉的安靜、祥和的社會都變了,變得多災多難了起來,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些災難的發生呢?難道世界末日快要降臨了嗎?

海洋溫差

雖然2020年發生那麼多事,但有很多事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比如:東非蝗災其實和澳大利亞的大火有密切關係,它們形成的原因都是印度洋偶極。

印度洋偶極是指印度洋東西兩側的海水溫度,如果靠近非洲地區的海水溫度偏高,而靠近澳大利亞地區的海水溫度偏低時,此時就會導致印度洋正偶極的發生;反之則是印度洋負偶極現象。其中導致澳大利亞大火和非洲蝗災的正是:

印度洋正偶極。

當印度洋正偶極現象發生時,靠近非洲地區的海水由於溫度跟高,所以盛行上升氣流,對應的往往是多雨天氣,所以非洲地區在去年上半年時曾經爆出洪澇災害。

在非洲地區,有一種蝗蟲叫做沙漠蝗蟲,它們的卵在孵化時,對土壤水分有一定要求。在過去非洲地區降雨稀少,所以蝗蟲卵孵化的並不多,沒有形成氣候。而如今由於環境適宜,所以蝗蟲的成活率很高。再加上這裏位於沙漠地區,人煙稀少,沒有在蝗蟲還未發展成規模時消滅它們,以至於蝗蟲數量越來越多。

在平時,蝗蟲喜歡獨居,對植被的危害有限。但當它們越聚越多時,此時它們身體裏就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讓它們帶有毒性,同時也會以羣居爲生,此時的它們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蝗災。

也就是說,非洲地區的蝗災形成的原因就是印度洋正偶極,然而這還不算,

印度洋正偶極也是導致澳洲大火的關鍵。

由於澳大利亞地區盛行下沉氣流,所以澳大利亞地區的降雨更加稀少,使得空氣中水分減少,導致森林易燃物增多。其次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導致澳大利亞地區溫度較高,加劇了火災發生的概率。

再加上

澳大利亞地區的植被以桉樹爲主,桉樹非常喜歡火,

所以它們的葉子中含有許多油類揮發物,導致桉樹森林的燃點降低,一旦遇到雷電,或者其他火源,桉樹林將會迅速燃起熊熊大火。

我國今年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原因是因爲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厄爾尼諾和印度洋偶極一樣都是海水兩側的溫差較大,只不過厄尼爾諾現象是發生在太平洋地區。

無論是厄爾尼諾還是印度洋偶極,在過去也經常會發生,只是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它們給人類帶來了嚴重災難。

全球變暖

除了海洋溫差因素之外,對人類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全球變暖。我們常常聽到聯合國說要集中人類的力量來對付全球變暖,全球變難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災害等言論,但卻

很少有人知道全球變暖究竟是怎麼影響着人類的生存。

其實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影響比較緩慢,首先當地球溫度變暖時,南北兩極的冰川面積將會縮小。而冰川融化不僅會導致北極熊沒有食物喫,還會導致

地球反射太陽能力的減弱。

我們知道,冰塊其實很少吸收熱量,它們會把50%以上的太陽能量反射到太空中。所以當地球上的冰川面積越大時,地球升溫速度越慢,甚至會越來越冷;當冰川面積越小時,地球溫度升溫速度就會越快。

另外,冰川之中儲存着許多溫室氣體甲烷,這些

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

然而在低溫環境中,甲烷以甲烷冰的形式存在,一旦冰川大面積融化,甲烷也將會被釋放出來,加劇全球變暖。

當地球溫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時,此時就會引發極端天氣的發生。比如:由於溫度上升,使得森林發生火災的概率大大增加。

溫度的上升還會擾亂全球洋流,給農業造成嚴重影響。

但要知道的是,地球溫度也有臨界值,在臨界值範圍內,人類還有辦法彌補。一旦地球溫度突破臨界值,地球環境將會失控,給人類帶來嚴重影響。因此,我們纔要防患於未然,從現如今就開始重視地球環境。

總結

對於人類來說,

世界末日指的是地球環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

而今年發生的一切,並不會導致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生活。

比如:疫情雖然來勢洶洶,但不到一年時間,人類就已經能夠研製出疫苗,而且不只是一個國家研製出疫苗。

只是,如果我們僅僅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不是從根本上去想到解決問題,那麼總有一天地球環境會變得不再適宜人類居住,那時我們纔會迎來世界末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