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学习想必是生活中最苦的一件事情了。每天准时上学、放学、做作业,周末还要穿梭在各个兴趣班、补习班里。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嫌读书太苦,时不时地总想着有没有那么一时半刻不需要学习,享受享受生活的美好。

可是,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美好,吃不了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安徽安庆一男孩家里生活并不宽裕,母亲开面馆供他上学,突然有一天,他说不想学习了。母亲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去学习,于是,妈妈答应他不去上学,但前提是得去面馆帮忙。

妈妈让男孩从面馆的泔水桶里把客人吃剩的面条捡起来,面对散发着浓重味道的泔水桶,男孩一边皱着眉头一边迟疑地把手伸进泔水桶,捡出一把把的面条。

干了一天的活下来,男孩主动对妈妈说第二天要去上学。

生活的苦这只是其中一个小片段,和学习的苦比起来,简直九牛之于一毛,完全没办法比。但从小生活在父母庇佑之下的孩子并不懂得现实的艰辛,非得要去尝一尝才能明白。

和这位硬核妈妈有得一拼的是另外一位学霸妈妈。

儿子期中考试成绩不错,于是,把儿子带到超市平时禁止吃的零食货架前,告诉儿子可以在30秒钟之内随心所欲地购物。

男孩十分高兴,听着老妈一声令下,直奔自己平时喜欢的零食,快速地往购物框里班。

学习的苦,换来生活的甜,何乐而不为?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全部的温柔和耐心、接纳和鼓励,分享和陪伴。在具体的事情上,要给孩子坚定的原则和边界。作对了就要大声表扬,做错了就要明确指出,失信了就要受到惩罚,违规了就要付出的代价。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说好的只玩20分钟游戏,到点了就必须放下手机。否则,就失去了下一次20分钟的机会。

上学,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得和大家站在同一起点的机会,是为了能够有能力去为精彩的人生做拼搏,而不是因为知识的局限,只能在成功的门外驻足。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11月5日,李兰娟博士前往济宁医学院做学术报告,引起了数百学生一路尖叫、跟随,场面堪比追星现场。保安人员不得不前后做好安全护卫。

网友直言:“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生活从来没有容易的时候,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并不容易。学习的苦,那是我们前行的苦,也是我们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

龙应台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里曾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了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了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带给你快乐。”

不读书,换开一生的卑微,不努力,换来一生的底层。

孩子,不要抱怨学习,要知道,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