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者齊聚共論發展 2020年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年會在孔學堂舉行

11月14日 ,孔學堂2020年學術年會在孔學堂大成精舍草堂召開,來自全國十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委員齊聚孔學堂,回顧2020年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工作情況,並就孔學堂“十四五”規劃、經典大衆化與學術生活化的當代價值與實踐、孔學堂書局2021年圖書選題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執行主席徐圻主持會議。

2020年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年會

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執行主席徐圻主持會議

會上,徐圻作了《孔學堂2020年學術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度孔學堂始終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發展方針,在豐富內容、提升質量、塑造品牌、擴大影響上取得了一定成績;在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傳播、培育增強民族文化自覺自信、形成良好道德風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對於孔學堂一年來學術活動開展情況及成果,委員們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就經典大衆化與學術生活化的當代價值與實踐發表意見和建議。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丁爲祥

“孔學堂要立足於現實,重視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求精的純度、而不是量度。”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丁爲祥表示,學術研究既要重視理論研究,也要關注當下現實問題,努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學術品牌。

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董平

在學術發展上,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董平認爲,學術不只是在“沙龍”裏討論,還應該真正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社會民衆中發揮它應有的文化效應。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朱漢民教授

如何讓孔學堂學術研究走向大衆?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朱漢民教授提出,孔學堂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與新媒體的力量,擴大孔學堂的學術影響力。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索曉霞

“現象上看少數民族文化,你往深處追的話,裏面有很多傳統的主流文化跟少數民族文化有一個相互影響和相互交融過程。這一塊從傳播學上研究有內容可做。”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索曉霞表示,選題內容上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

委員們認真做筆記

年會最後,徐圻表示,孔學堂還將繼續查找不足,補齊短板,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努力把孔學堂學術活動推上新臺階,希望未來能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草堂前院合影

此外,年會還對貴州省202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國學單列課題重大選題評審會、對孔學堂“十四五”規劃進行深入研討,並針對孔學堂書局2021年圖書選題公開徵求意見。

據悉,孔學堂學術委員會是孔學堂的學術審議機構,自2014年成立至今,在各位學術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切實履行相關職能,極好地爲孔學堂研修、交流、出版等學術活動提供了指導、諮詢、決策作用,積極促進了孔學堂學術活動健康發展,爲孔學堂的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記者:李楨,實習記者:奉光潤 李紅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