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12年的輪迴節點,2020年天貓雙11,再次大力出奇跡!

2020年11月1日0時至11日24時,平臺總成交額突破4982億元,訂單創建峯值58.3萬筆/秒!

8億消費者、25萬個品牌、500萬商家...... 一個個龐大而清晰的數據,再次詮釋了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也驗證了人、貨、場數字化重構,所帶來的強大供需賦能。

用數據說話:銀泰百貨誕生了4個銷售額超1000萬的“千萬單品”;盒馬火鍋銷量同比翻8倍;肯德基、星巴克、麥當勞、華萊士的卡券銷售全部過億。越來越多城市也正在形成1小時新生活圈,天貓超市、淘鮮達、餓了麼、喵街等小時達服務已覆蓋1000個城市。

不難發現,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商節日,已讓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消費者在哪裏,貨就在哪裏,場就在哪裏。一切以消費體驗爲中心,最終成就了這場最有煙火氣的買賣盛宴。

而穿透繁華喧囂,背後一條供給端的蝶變升級,也同樣生動鮮明。22.5億個訂單,“飛”往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從中國雙11到世界雙11,勾勒這場大供給神話的,是全國2000多個產業帶。

01

“春雷”秋實

105個破億產業帶!

LAOCAI

千條產業帶點亮全國,天貓夢想也同樣“豪橫”——天貓雙11期間,賣空100個特色產業帶。

並非大話。順德小家電產業帶過億!義烏小商品產業帶過億!南通家紡產業帶過億!泉州男士精品產業帶過億!清河羊絨產業帶過億!川渝生鮮食品產業帶過億……

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誕生105個成交額破億的產業帶,其中超過10億元成交額的產業到有10個。

航拍產業帶的各家工廠,橙光閃爍,燈火通明。2000個產業帶、120萬商家、30萬外貿工廠首次入局,一起演繹了這場供給盛宴。

成就這份高光時刻的,是今年4月,阿里巴巴時隔11年重啓的“春雷計劃”:幫助中小商家和受國外疫情影響的外貿工廠,實現數字化升級。

細觀我國傳統產業帶,多以地理區劃爲發展基礎,存在技術水平不高、創新意識弱、消費信息脫節、產業鏈協同性較差等短板。

每一產業帶背後,都有一批企業甚至一方經濟的共興衰。如何升級迭代,戰略意義無需累言。

作爲電商業龍頭,阿里強大的數字化生態平臺賦能,帶來了改變可能。藉助互聯網思維與技術,打破產業帶空間限制,在各產業帶間建立一條數字化“高速公路”。通過海量數據,洞悉消費市場需求變化反向定製企業生產,並在技術、管理、銷售、品牌、物流等方面多維賦能,繼而提升產業帶的整體數字化作業,提升創新力、競爭力。

產業帶一旦形成生態閉環,高效供給力也就快速釋放出來。

有多驚喜?看看11月1日這天產業帶的戰績:廣州增城賣出317萬條牛仔褲、浙江諸暨賣出942萬雙襪子、江蘇常熟賣出212萬件羽絨服、福建泉州賣出2.13億片紙尿褲、河北清河賣出20萬件羊絨大衣、廣西柳州賣出900萬袋螺螄粉……

“太瘋狂了!”第一次參加天貓雙11的浙江義烏澤熙日用品公司的廠長方昊驚呼。11月4日凌晨加開3臺機器,工廠13臺機器日夜運轉。在第一波銷售中,方昊爲天貓雙11準備的100萬件貨品全部賣光,其中有一款淘寶C2M定製款粘毛器,一口氣賣了20多萬件。

蝶變的不止方昊一家企業。

今年8月,方昊所在義烏小商品城集體進駐天貓,成爲產業帶數字化轉型的標誌事件。在天貓雙11期間,義烏小商品產業帶交易商品種類同比增長37.8倍,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

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翁一認爲,在國內外雙循環互促、新消費全面復甦的新形勢下,數字化轉型成爲產業帶工廠增長的新引擎。

上述觀點,並不過譽。

從今年天貓雙11的最新數據看,產業帶數字化程度越高,越有韌性與爆發力,越彰顯後疫情時代的回血先鋒力。比如浙江、廣東、江蘇、福建的數字化標杆產業帶示範效應顯著,成交額大幅領跑全國。四川、河北、廣西的產業帶成交額同比增速進入全國前三。

爲何數字化如此重要?

具象企業,消費升級大潮下,傳統的製造企業、小微企業除了產品質量,品牌打造也是核心短板。而建立品牌最大的困難,是售後服務與產品力的不確定性。

如何沉澱品牌,形成口碑?天貓的數字化驅動給出了“最優解”。

以小家電新秀小熊電器爲例,9成營收來自於線上,海量用戶數據成就其產品線的細分多元、高效迭代、過硬品質。快速成爲小家電市場“黑馬”的同時,聚合效應也帶動了一大批順德當地家電廠商的轉型共振。

02

全球產業動起來

20國外交官“爲國帶貨”

LAOCAI

不止是國內。

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面對經濟發展新目標,今年天貓雙11的全球買買買、全球賣賣賣,也讓全球供需端動起來,活起來。與進博會一道,成爲疫情之下,提振全球經濟信心的一股強勁力量。

11月4日,泰國、韓國、菲律賓、新西蘭、日本等20個國家的外交官組成最強“外天團”,以雙11之名,在天貓集結,爭相“爲國帶貨”。

韓國香印青提、智利車釐子、祕魯藍莓、丹麥豬排、芬蘭五花肉...... 全球好物可謂目不暇接。智利外交官伍德在帶貨牛油果時,甚至模仿李佳琦高喊:“買它!買它!”

小商品背後,同樣是大產業支撐。天貓雙11的“星星之火”,也“點亮”了全球多地產業帶、助力其“回血”賦能。

具象看,“新全球化”如火如荼:今年天貓雙11期間,220多個國家和地區,2.5萬家海外商家參與其中,超過2600個海外新品牌、120萬款進口新商品首次亮相。

得益於天貓國際的“全球掃貨計劃”,消費者也一改傳統代購尷尬,實現了在家“躺收”全球好貨。

好體驗,自然帶來好數據。11月11日16時,開場僅1分鐘,速賣通海外倉商品成交超去年1小時;截至11日12時,天貓國際進口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47.3%,其中180個進口品牌成交額過千萬。

強大的消費“魔力”,也召喚了更多全球產業勢能,智利開通直送中國的“櫻桃航線”,海運時間縮短1/3以上;爲Prime等級肉眼牛排準時亮相,俄羅斯出動橫跨歐亞大陸的火車專列,從首都莫斯科直送海參崴,再改用貨輪轉運到上海,全程-18℃冷鏈保鮮完成跨境運輸“接力賽”。

甚至法國的小蜜蜂也開始“加班”:去年天貓雙11,嬌蘭黃金復原蜜全線賣空,今年爲加大貨源保證,廠家特意進行了蜂蜜產量提升。去年,全球3/4的雅詩蘭黛小棕瓶在雙11賣光,爲此其提前1年“備戰”、獨家直供天貓。專門生產美容產品的以色列工廠,更在雙11期間燈火通明,連續四個月沒有放假。其員工坦言,“這是疫情以來最忙又充實的時候”。

03

創新無限可能

奇蹟之路與燈塔效應

LAOCAI

一個電商節日,竟引發了全球產業帶的連接共振。蝴蝶效應之強,足以令人驚歎。

創新,孕育無限可能。天貓雙11的驚人成長力,也離不開此基因。

上崗的物流機器人小蠻驢、支持214種語言的直播實時翻譯、一年省電7000萬千瓦時的液冷數據中心、全面雲原生化的阿里核心系統……既有基於數字技術的原生商業創新,也有引領時代的基礎技術突破。頻頻亮點,也讓2020雙11成爲史上最具科技含量的一屆。

也正是這份王者創新力,讓天貓經受住了體系化服務大考。58.3萬筆/秒的流量洪峯下,用戶購物不頓不卡、堪稱絲滑體驗。菜鳥更刷新了5分鐘送達的快遞新紀錄:從消費者下單到收貨,僅只花5分鐘。

行業分析師於盛梅表示,12年來,天貓雙11不斷創造新商業紀錄,也不斷進行技術攀峯。從去IOE到定義雲計算,從中臺戰略到全面智能化,從“雙11上雲”到“雲上雙11”。想來正是這種創新燈塔效應,推動了電商業乃至中國數字新基建的升級,也最終成就了一次次雙11的業績奇蹟。

燈塔奇蹟,仍在上演。

《華盛頓郵報》11月10日文章指出,今年雙11最大的不同,是“大形勢”(landscape)變了:當世界大部分地方還在飽受新冠疫情困擾時,中國成了全球唯一的主要增長引擎。各國企業指望中國消費者幫它們“回血”部分損失的銷售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FM同樣表示,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一個正增長的國家。中國產業帶率先擺脫疫情影響,在天貓雙11集體迎來新增長,背後離不開阿里的支持與賦能。

讓“全球動起來”!天貓雙11的這場無國界產業帶狂歡,想來也有燈塔效應,不但助力中國經濟復甦,亦對全球經濟儘快回暖提供持續動能。

正如天貓雙11數據解讀官黃磊所言,海外供給帶動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增長又帶動了中國製造快速崛起,“雙循環”在這裏有一個非常好的折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指出,天貓雙11顯示出了中國消費復甦的強烈跡象。

產業興,國家旺!大角色,蘊含大價值!天貓雙11,仍在孕育奇蹟、創造奇蹟的路上。

本文爲銠財原創

如需轉載請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