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長勝

編輯 | 杜志磊

2715億,這是京東今年11.11的累計下單金額,遠超去年的2044億,再次刷新記錄,可見京東依然處於一個加速增長的上行週期。

11.11期間,京東平臺累計產生了264個銷售過億品牌,13532個重點品牌銷售增長超2倍,京東PLUS會員成交額同比增長71%。

在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下,京東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也從側面反映了億萬用戶的消費熱情以及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除了打折優惠等刺激消費的策略之外,這屆11.11的電商行業也在發生新的變化,在追求增長的同時,也在不斷釋放平臺的核心能力。

以京東爲例,在堅持自營與自建物流的基礎上,京東逐漸形成了以智能供應鏈爲核心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能力,不僅爲自身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同時在助力實體經濟快速恢復以及數字化轉型上帶來了新的機遇。

1、智能供應鏈能力的釋放

在大經濟環境下,11.11累計銷售2715億元,可以說京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從2018年的1598億元到2019年的2044億元,再到2020年的2715億元,同比增速從27.9%提升到32.8%,增速處於上升趨勢,這是很難得的。

而這些數字與增長的背後,仍然有很多需要挖掘的祕密。其中之一就是在今年疫情最爲嚴重的上半年,京東將自己重新定位爲“以供應鏈爲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從中就可以看出,京東因勢而變,在供應鏈上開始了進一步的探索與升級,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

其實在疫情期間,京東的供應鏈能力就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JDL京東物流,疫情爆發前期,抗疫前線活躍着數以萬計的京東快遞小哥,累計承運醫療應急物資超7000萬件、約3萬噸;依靠技術能力,在武漢第九醫院與京東物流武漢仁和站之間,投入使用了完全爲L4級別的智能無人配送車。

同時,京東的不間斷運營,向全國消費者供應了2.2億件、超過29萬噸的米麪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這是京東智能供應鏈能力釋放的一部分,在京東11.11期間,京東的能力再次升級。11月1日0點6分,黑龍江省漠河縣的榮女士僅在活動開始後的6分鐘就收到了此前在京東預訂的口紅。

與多年前大促活動短則幾天、長達半月的收貨時間相比,這種分鐘級的服務在當時很難想象,未來,這種服務也許將成爲常態化。當然,這樣的能力體現是由京東智能供應鏈系統來支撐的,它可以實現從銷售計劃、銷量預測、庫存計劃、採購計劃到物流產能的全流程協同。

再加上京東在全國的750多個倉庫,30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約1800萬平方米倉儲總面積,讓京東智能供應鏈能力在京東11.11期間得到了進步一步地發揮。京東平臺現貨率維持在95%以上,庫存週轉保持在35天以內,93%自營商品24小時送達。

與用戶苦苦等待其他快遞相比,京東在產品與服務上都是可圈可點的,半日達(211限時達)、極速達、京準達等服務質量並不會在京東11.11大促期間打折,未來只會帶來更加高效的服務,並引領行業的進一步升級。

2、C2M引領新需求

作爲供應鏈的一部分,近兩年,C2M(反向定製)變得異常火爆。它利用技術催生新的發展動能,結合消費者的特點,推動製造企業快速找到消費趨勢的契合點,打通從設計到產品製造、銷售的各個環節,從而提升社會生產效率,滿足用戶美好生活的需求。

正是因爲C2M打通了消費側和供給側,改變傳統的消費模式,讓這種新的供給模式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同時,在整個經濟轉型期間,C2M也成爲了製造企業數字化升級轉型的重要路徑,而互聯網零售平臺憑藉大數據和技術資源,將在其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就京東的C2M模式而言,依託於JC2M智能製造平臺的海量用戶數據和算法,京東正在掀起一場以技術爲基礎、覆蓋全產業鏈環節的新"智"造革命。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洞察用戶需求,幫助品牌商家挖掘具有潛力的細分市場,打造新品爆款,同時,在成本控制上,可以減少75%的產品需求調研時間,縮短新品上市週期。

據數據統計,今年11.11,京東累計售出超3億件新品,許多C2M反向定製的商品成爲品類第一。比如京東與美的合作的果潤維C冰箱,銷售佔比僅半年就佔到了10%左右;京東海爾聯合定製的三款熱水器在京東11.11期間爆賣5萬臺;而備受歡迎的帶魚屏,不僅降低了上游面板廠商40%的成本,還爲消費者帶來了接近50%的價格優惠。

這就是C2M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爲企業帶來的新機會,在有需求到需求被滿足的過程中,讓上游的品牌商可以深入把握用戶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優勝劣汰,開發出契合市場定位的新產品,打造爆品的同時,在飽和的市場中創造商業奇蹟。

可以說,京東通過不斷加大在技術上的投入,依託用戶洞察、選品、定價、採購、履約、預測等形成的C2M模式,可以深度服務上千個品牌夥伴,助力品牌在多場景下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零售業態創新,並不斷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新需求。

3、供應鏈生態的建設與完善

其實,無論是打造智能供應鏈還是供應鏈能力的釋放,都不可能逃離大環境而單獨存在,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智能供應鏈所形成的生態體系依然需要不斷被建設與完善。

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京東已經不再是一個單一的零售平臺,它的多業態已經形成了具有京東特色的生態模式,即使單獨拿出京東的智能供應鏈,也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生態體系。

比如,在整個京東智能供應鏈體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可或缺的JDL京東物流、Y業務部、智聯雲、京東數科。其中,JDL京東物流不但擁有已經形成規模的零售基礎設施,還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如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化設備已經開始投入使用;京東數科則擁有多項數字化技術,包括區塊鏈、大數據等,這些都是京東智能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在整個智能供應鏈的生態體系中,除了京東平臺外,商家、用戶也是缺一不可。在上游,即商家端,京東全面開放智能供應鏈,服務多端多場景多業態。

在下游,即用戶端,基於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以及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京東依託智能供應鏈打造創新模式,以引領消費的發展趨勢,不斷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

所以,京東在智能供應鏈上也要形成一定的生態,才能在內外環境下協同發展,在提高自身能力與競爭優勢的同時,助力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結語

今年的11.11確實很特殊,作爲疫後年終最大的促銷節,各平臺、商家、用戶使出渾身解數參與其中,在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此時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意義顯得尤爲重要。

京東在此期間貢獻了2715億,這個成績的背後是京東常年在零售行業的經驗、能力積累的進一步釋放。如今,智能供應鏈已經成爲京東未來發展最重要的佈局之一,它在帶動消費品質、消費結構升級的同時,也在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下,開始顯現零售平臺的價值,幫助商家提升產能,助力實體經濟的高速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