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的號角,似乎是由“套路”吹響的,各種預熱活動、分享轉發以及折扣滿減,在套路滿滿的同時,也讓我們累得夠嗆。

在這個問題上,深諳營銷學之道的許老闆曾非常直白地給大衆上了一課——全場七折,幹就完事!

許老闆在震驚業內的同時,也賺足了流量。畢竟,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下,大衆的審美早已疲勞,還不如說得直白點兒,更能得人心。

於是,“套路”與“反套路”的爭奪賽開始了。不同於以往的是,今年的雙11陣營裏,還有新鮮血液的加入——

11月5日,貝殼找房開啓了“11.11新房節”,號稱好房子也能真打折。

直白點,6折開賣住宅,最大補貼金額高達140萬!

你以爲新一波的套路開始了?不,它是反套路!

01 獨家補貼,6折開賣

要評價一個活動的影響力,主要還是看兩個方面:

一是覆蓋面;

二是參與感。

覆蓋面決定了活動的寬度,參與感決定了活動的深度。很難得的是,由貝殼找房所推出的11.11新房節,兩者同時兼顧到了。

作爲線上線下房產交易服務平臺的頭部,貝殼找房的很多資源都是獨家的。

首先說覆蓋面,貝殼找房聯合了恒大、萬科、碧桂園、富力、華潤、中海、保利、融創、藍光等上百家知名品牌開發商,超過7000個樓盤參與到了本次活動中,真實房源超過100萬套,覆蓋了市面上超過90%在售的主流樓盤。

換而言之,你所在城市的新房樓盤,可能都參與了11.11新房節。

再來說參與感,參與感向來是建立在活動力度上的,尤其是買房這種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的大事。如果活動不拿出點真金白銀的實惠來,很難讓購房者心動,就更不要說什麼參與感了。

在活動力度上,貝殼的打法很簡單,直接放了兩波大招:

1.特價房

從11月5日開啓的11.11新房節活動,共放出了10000多套特價房源,折扣範圍在5折到9折之間。

在這批房源中,有一批特價房可以重點關注——6折五星好房。

這批房子很有意思,總共60多套住宅,覆蓋了全國30多個熱門城市,既有深圳這樣萬衆矚目的一線城市,也有成都、杭州這樣吸人眼球的明星城市,絕對是搶到就能賺到。

這批房子的折扣沒有絲毫水分,因爲它們是由貝殼獨家補貼的——6折開賣,最多能省140萬!

薅貝殼羊毛的機會來了,買到就是賺到。

2.紅包雨

從11月11日開始,貝殼找房還給購房者準備了一波不限量的紅包,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認購,即可兌換2000元的紅包。同時,購房者還有機會參與抽獎活動,隨機領取30000元的大額成交津貼。

此外,活動期間還掉落1111元的現金紅包,可以直接提現。

話說到這份上,其實貝殼找房攜11.11新房節衝進賽道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

給購房者提供一種全新的玩法。

02 首戰告捷,優勢明顯

既然是全新的玩法,那麼咱們來看看成效——11月12日,貝殼找房宣佈了11.11新房節活動上線一週(11月5日至11月11日)的戰績:

7天內,貝殼實現新房認購24699套,認購總額(GTV)達到367.9億元。

從城市等級來看,一二線城市仍是大衆置業的首選,鄭州、上海、武漢、西安、重慶、南京、合肥等城市成交最爲火爆,認購總額均超過15億元;

從品牌效應來看,頭部房企最受歡迎,融創、萬科、保利、華潤等20多個開發商在貝殼平臺實現認購額破億元,其中融創突破10億元。

……

對於貝殼找房而言,11.11新房節可謂首戰大捷。

要知道,類似於房子這樣的大宗商品,大衆衝動消費的可能性幾乎爲0。正常情況下,購房者從看房到下定決心買房,是需要一定時間進行緩衝的,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樓盤的詳細信息。

以站長綜合瞭解的大衆購房經歷來看,光是確定房子的區域,前前後後可能就要花費幾個月。落實到具體看盤,由於信息不對稱,這個過程也是耗時耗力。好不容易找到個自己心儀的,家人又有可能不滿意,於是只能吭哧吭哧繼續找房。

對此,站長真的建議你,買房這件事得找專業的來。

事實上,現在很多城市已經從剛需進入了改善市場。在這種態勢下,70%以上的購房者並不會嚴格區分自己買的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而是更注重房屋本身的品質,例如戶型、價格、地段、學區以及周邊配套等。

而在這條賽道上,貝殼找房是具有天然優勢的。

這歸根於貝殼找房對於市場的洞悉。它在線上擁有龐大的房屋信息數據庫、海量的真實房源信息,同時,在線下又擁有超過4萬家門店以及45萬經紀人的龐大體系,能實現房屋交易的閉環。

無論是對房企,還是對消費者,貝殼找房的存在都是獨一份的。

貝殼找房能迅速在新房市場所向披靡,並非無規律可循。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貝殼找房對於潛在客戶的轉化。隨着改善型購房者的數量不斷增多,擁有真實需求的購房人根植於每個社區間。想將他們轉化成真正的購房者並不容易,這需要經紀人深耕社區多年,建立起強大的連接。

貝殼找房對客戶的轉化,也得到了合作房企的普遍認可。

天津西青區保利拾光年營銷負責人賈傳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目前拾光年項目的合作方中,貝殼的帶訪量、成交量佔比最高,可以佔到中介成交比例的70%左右,同時轉化率也是非常高,達到9:1的轉化。”

我們不得不佩服貝殼找房的執行能力——能在短時間內,讓購房者集中釋放大批的購房需求的:

除了活動本身的強度,還有購房者對貝殼找房的信賴。

03 結語

若是現在斷言雙11對房產的價值,或許還有些爲時尚早。

畢竟,改變是需要日積夜累的。

11年前,當11月11日剛剛被作爲購物節推出時,沒有人會料想到它最終會演變成一場全民的狂歡盛宴,徹底改變大衆的生活方式。

11年後,各大房企頻繁在線上平臺發力,從線上直播到大額優惠券,不斷擁抱數字化。縱觀全局,我們能夠發現,衆多想要打造購房節的平臺,其發展脈絡十分清晰——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到線下,溝通中間的渠道。

在大衆的潛意識裏,雙11已經變成了購物節,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與貨真價實的讓利,給大衆營造出一種消費的氛圍。

反之,我們也可以進行倒推——只要滿足了這些要素,每一天都可以變成“雙11”。

在此期間,我們不難發現,的確有人會因爲雙11活動的優惠去購房,但他們畢竟是少數。對更多的人而言,購房並不是一件能夠輕易決定的事,房屋的本質決定了它的屬性。

數據顯示,在貝殼每一單交易中,經紀人平均陪伴用戶總時長1152小時。其中,每個經紀人平均線上響應客戶諮詢4.3次;平均線下帶看2.63次,帶看2.48個項目,每個扣袢帶看39.8分鐘,整個帶看週期達34天,帶看里程共52.78公里,足見買房是個非常漫長的流程。

換而言之,貝殼找房在11.11新房節取得的大捷,靠的並不是短時間集中的流量,可以將之視作一次日常功力的釋放,通過線上線下、一二手聯動釋放出的效能。

凡事得看兩面,儘管大衆不會在雙11一天就完成購房的決策,但對於看過房子、選好房子正在做最終決策的人來說,雙11活動的確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而通過雙11的優惠活動,能夠更好地傳播產品信息,刺激購房者的決策速度,這也是現階段各平臺、各房企所追求的目標。

不過,一切爆發都源於積累,畢竟,我們已經可以從這次的活動中,看出些許苗頭了。

對此,站長只能說:

一切充滿變數,而未來,愈發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