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轉嫁會傷害他人

生活裏,我們會體驗很多情緒:愉悅時心境開朗,生氣時怒火中燒,焦慮時輾轉反側,悲傷時痛哭流涕。情緒是人對外界事物的一種本能反應,反映生活的點滴感受,人們會無意或有意地將不好的情緒發泄而出,以尋求心理的平衡狀態。然而,如果情緒轉嫁的方式不得當,就會很容易將負面情緒的衝擊殃及他人,給他人帶去煩惱。

懂得適時釋放情緒,或是能合理掌控情緒,這並不是從學校課堂上能學到的,這是一種情商培養,需要長久的學習、磨練與塑造。

提高情商,從管控情緒開始

情商,也稱“情緒商數”,主要是指人們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以前,人們常常以爲情商是天生的。但通過大量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情商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練習而獲得提升的。

美國心理學家認爲,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識自身,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爲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係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

可見,情緒在情商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如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叫“情緒管理”,即最大程度地將不能控制的情緒變爲可控制的情緒,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以及提高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所以想要提高情商,不妨從瞭解及管控情緒開始。

管控情緒,讓人際交往更順暢

很多人會說:“我爲何要管控自己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是挺好?”沒錯,情緒是自己的,情緒的發生、發展由個人控制,可你若是成爲自我情緒的“奴隸”,被它牽着鼻子走,會發現什麼也做不好。如同故事中的莉莉,下班了卻臨時接到工作任務,情緒上來了,很容易導致自己在工作中出錯,當她將這種情緒不適當地發泄在閨蜜身上,就很容易造成朋友之間關係“裂痕”的出現。

相反,如果你能成爲情緒的“主人”,就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就像莉莉,若她學會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平穩的心理狀態有助於她高效地完成額外的工作,並告知閨蜜,自己需要加班,會晚些到來,獲得閨蜜的理解。這樣處理下來,莉莉既完成了額外工作,也沒有因爲約會遲到而損害朋友間的情感。可見,合理管控情緒,讓自我在獲得舒適感的同時,也會讓人際間交往更爲順暢。

控制情緒,學會三步走

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緒,以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呢?建議分三步走——

1.保持冷靜

保持冷靜是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技能”之一。在消極情況下確保情緒平靜,才能對各種事情都不至於反應過度。當感覺情緒不穩定時,不妨深深呼吸一口氣,嘴角翹起微笑,給自己打氣。例如,告訴自己恐懼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鼓勵自己辦法總比困難多,世間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不妨聽一些勁爆一點的歌曲,讓心隨着節奏律動,暫時忘卻那些煩心事,直到做好準備去處理煩心事的時候再停下音樂。此外,停止消極的自我對話也是管理壓力的重要一步。你越注重消極的想法,它們對你的影響也就越大。當你發現內心存在消極和悲觀的想法,不妨把它們一一寫下來,在此過程中你會變得更加理性與清醒。

2.多照顧他人情緒

那些不論發生什麼情況,總能心平氣和、條分縷析、照顧他人情緒、找出解決之道的人,會漸漸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學會先傾聽對方的心聲,再結合自己的理解,選擇適合的方式作出合理的反饋,充分讓他人感受到尊重和信任。若說話太快或沒等他人開口就搶着發表言論,是相互之間溝通的最大障礙,也往往容易產生誤解。另外,當他人犯錯時,別急着橫加指責,幫着分析和試着解決問題會更合適;當他人遇到難關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會得到更多的感激與尊敬。

3.學會拒絕的藝術

很多人會問,學會拒絕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什麼關係?事實上,學會拒絕就是給自己更多的空間,拒絕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或是無暇顧及的事,從而不至於讓這些事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真誠而善意的拒絕既能得到對方的理解,也保證你能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拒絕”是一門藝術,也很講究方式方法。比如:作爲職員的你,當他人來找你幫忙,但是你實在分身無暇,這時你可以如實說出自己的難處,對方大多會理解你,同時你也可以給對方推薦適合的人選;又如,作爲管理人員的你,當有人毛遂自薦,可你卻認爲他並非是理想人選,可以先肯定對方的能力,再婉轉地說明該項工作與其工作職責、專業知識並不適合,以獲得他人的理解,這樣才更有利於工作的順利進行。

文/許紅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