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內衣大概是我們對抗冬天的最後一道防線了,不過對於傳統的秋衣秋褲,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比較抗拒的,“老土”不說,而且還會成爲冬天做出動作的攔路虎,稍微伸一伸懶腰都能感受到秋衣秋褲傳回來“壓迫感”。

古人們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倉央嘉措也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麼看來,世界上似乎根本就沒有什麼事能兩全,比如保暖內衣,想要保暖就必須要捨棄輕薄?

話不能這麼說。要知道上面兩句廣爲人知的名言都是帶有“時代侷限性”的,放在今天就不一定了。還是拿保暖內衣說事,隨着面料技術的發展,如今已經有非常多又輕薄又暖和的保暖內衣存在了,今年要分享的蒛一Warm+抗菌薄暖衣就是當下最火熱的輕薄型保暖內衣之一。

我們經常用薄如蟬翼來形容一件衣服很輕薄,像武俠小說裏的天蠶衣就是代表,明明輕薄卻有着超高的柔韌性和防禦能力。某種意義上,蒛一Warm+抗菌薄暖衣也有類似的效果,我們先來看看它究竟有多輕薄。遊標卡尺測試得到的結果是0.24mm,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一般我們的內衣厚度在1-2mm之間,把它穿在身上是真正的薄如蟬翼。

纖維本身就比較輕,再加上蒛一Warm+抗菌薄暖意的厚度優勢,重量也稱得上是真正的輕若無物。一套M碼的保暖套裝上衣重量爲109.5g,下裝重量爲104.6g,重量整體爲214.1g,比現在部分手機還輕。

(上衣稱重)
(下裝稱重)

那它穿起來有多舒服呢?那我們就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了,一是它本身比較輕薄,而且加入了Spandex纖維提升彈性,所以總的來說在身上非常貼身,哪怕是做一些幅度比較大的動作也不會感受到關節部分有阻礙,穿上它可以隨意運動。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保暖上的效果了,這對保暖內衣來說應該是重頭戲。我們請來了一位志願者對保暖內衣的效果進行測試,穿上之後每隔一分鐘對腹部的溫度進行記錄,可以看到下圖的溫度變化曲線,先是呈現出非常陡峭的上升趨勢,隨後歸於平穩,保持在37.2℃這個非常熟悉的數值上。

根據人體質的不同,人類體表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可以說這個溫度是最能讓人感受到舒服的溫度,既不會太熱,也不會寒冷。其實我們從溫度變化曲線來看,穿上Warm+抗菌薄暖衣的那一刻就開始發揮作用,溫度逐漸開始上升。

“自發熱”的關鍵,就在於蒛一Warm+抗菌薄暖衣採用了來自日本的美雅碧自發熱纖維,通過特殊的面料結構鎖住熱量,隔絕冷氣,從而實現自發熱的效果,是拋卻了秋衣秋褲之外最潮的選擇。

而且更關鍵的是,蒛一Warm+抗菌薄暖衣也沒有傳統保暖內衣不透氣的問題,本就輕薄的它在透氣性能上更爲突出,冬天穿熱了也不用擔心“悶”。我們讓保暖內自然下垂,隨後用加熱好的手持蒸汽掛燙機的蒸汽,穿透保暖內衣的雙面布料。

可以看到,在剛啓動掛燙機時,蒸汽透過面料噴薄而出,隨後在正常蒸汽速度下蒸汽被兩層面料所阻擋,方向發生了明顯改變,但蒸汽量並未減少,蒸汽掛燙機所在的一側也並沒有其它蒸汽散逸出來。能夠更好地透氣,就意味着冬天即便出汗也會馬上揮發,不用擔心被冷風一吹就感冒。

穿戴的舒適感還體現在它不會像棉衣那樣起毛球,可以讓部分肌膚敏感的人羣免於過敏反應。我們用牙刷快速刷動上衣下襬位置,大概有接近10s的時間,卻並未在保暖內衣上看到任何起球的跡象。

作爲貼身穿着的衣物,蒛一Warm+抗菌薄暖衣能做到的不只是保暖,通過SmartValue+抑菌面料還實現了較好的抗菌率,對常見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都有顯著的抑制效果,在後疫情時代以及今年有可能迎來第二波爆發的冬天,蒛一Warm+抗菌薄暖衣就是我們的“防護服”。

從此,你既不用怕父母的嘮叨、蕭瑟的寒風;不用怕秋衣秋褲的厚重老土,也不用怕體表無處不在的病菌,蒛一Warm+都已經爲你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