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以前買房,一百平實際面積能達到110、120多,但現在贈送的像飄窗、地下室採光井這種很多原先可以“偷”來做贈送的面積都被計算到實際建築面積裏了。

加上嚴格的規範,杜絕了大量“偷面積”現象,但還是擋不住部分開發商打擦邊球。

開發商寄望“偷面積”增加賣點,買房人寄望“偷面積”得實惠,可實際上真的能得到實惠嗎?

偷面積現象在如今依舊是屢禁不止,就拿前幾天爆出來的長沙望城區的“偷面積”現象來說,中國房地產報甚至調侃住建部規章在長沙望城區執行不到位。

然而底下很多羣衆表示“支持偷面積”,並且認定“偷面積”是“合理利用規則”,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開發商建好的樓盤交到業主手裏只是半成品,等業主們開始裝修,改變建築結構的時候,就得承擔違章搭建帶來的風險。

況且,所謂的“偷面積”,“偷”的不還是購房者自己的面積。

我們不妨先衡量一下它存在的隱患。

風險一:不一定通過得了驗收。

“偷面積”的風險,是會造成交付滯後的。

戶型拓展的陽臺、廚房這種空間贈送的面積多了,有的樓盤就會卡在那通不過審批,導致業主辦不了房產證。你要正好買的是學區房,那你就慘了,這可直接影響到孩子入學!本來就衝着學區房來買的,你糟心不糟心?

風險二:增加鄰里之間矛盾。

新中宇維薩說得上是典型案例,大家或許也有過聽聞。

那時候小區交房,因爲室外呈波浪型,上下樓有價格差,在20萬左右,那時候售樓人員就暗示說買奇數層更划算,可以在交房後在南陽臺澆個陽臺出來

等交付的時候,局面就開始難收拾了。

買奇數層的業主直接在中空地方架板澆築陽臺,一共740戶,違建的就有512戶住戶

南陽臺嘛,自然會影響樓下采光。

有的人會跟樓下商量,如何賠付一筆錢。但也有不少人覺得我多交了錢買的地,這塊就是我的,你管天管地管的了我澆陽臺?

於是自顧自的把陽臺澆好。結果當然是被鄰居舉報了。

後來事情鬧大了,驚動政府,相關部門肯定要要來看啊。這不看不打緊,一看,好傢伙,之前開發商做設計的時候根本沒考慮增加樓板載荷,你澆陽臺會導致房子的承載力不夠,後期出大事可不是開玩笑,必須馬上拆除!

所以這種擦邊球行爲,風險還是相當大的。

風險三:不能寫入房產證。

寫在房產證裏的都是要真金白銀買來的,你就算後期賣房這部分的收益你也得不到,還需要承擔後續的風險。

前幾年杭州某小區的一位業主就爆料過,前一年年底買的二手房,看着廚房不是很正規,但當時的房東說是開發商送的,也就是“偷”的面積,沒計入房產面積。

這位業主正是急着住纔沒細想買了。

結果剛要裝修就被通知說是違建,要拆除。

一個普普通通老百姓,剛拿到手的房子正喜滋滋要裝修入住,就給人拆了廚房,買房補救圖一安穩麼?

你開發商把違規的建築售出,爲這些錯誤埋單的確是咱們老百姓。

所以偷面積這事,除了增加麻煩,一點好處都沒有。

而面對開發商放肆“偷面積”,廣大業主的屢屢入坑,小編認爲更應該反思的,應該是執行層面的問題。《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範》已經發布了近七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讓做到讓老百姓放心購房,購放心房......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贊並分享哦~

相關文章